1. 温经散寒,驱除寒邪
艾灸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温热 *** ,能深入渗透肌肤,温通经络、驱散体内风、寒、湿等外邪。尤其适用于因寒邪入侵或素体阳虚引发的病症,如骨关节病、风湿/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宫寒不孕、慢性腹泻、手足不温等。例如,冬季畏寒怕冷、手脚冰凉的人群,艾灸足三里、关元等穴可有效改善症状;女性宫寒引起的痛经,艾灸关元、三阴交穴能温经暖宫、缓解疼痛。
2. 扶阳固脱,提升阳气
艾叶性温,艾灸能激发人体阳气、振奋机能,对于阳气衰微、中气下陷的情况有显著调理作用。可治疗虚脱、脉微欲绝等危急证候,以及子宫脱垂、胃下垂、脱垂、大气下陷等脏器下垂病症。例如,老年人体质虚弱、胃寒腹冷,艾灸神阙、中脘、气海等穴能增强阳气、缓解不适;女性产后阳气不足,艾灸可帮助恢复元气。
3. 化瘀散结,疏通经络
艾灸能促进气血运行、化解瘀滞,疏通因气瘀、血瘀、痰瘀等导致的经络阻塞。中医讲“不通则痛”,艾灸对血瘀阻络引起的病症有良好效果,如腰痛(可艾灸肾俞、大肠俞或痛点)、肩周炎(可艾灸肩髃、肩髎、曲池等穴)。坚持艾灸可使瘀结消散、经络通畅,缓解疼痛和僵硬感。
4. 调节免疫,增强体质
艾灸能调动人体免疫系统,提高免疫力,增强抗病能力。研究表明,艾灸可提升NK细胞(自然杀伤细胞)的杀伤能力、延缓胸腺萎缩(胸腺是重要的免疫器官),对慢性泄泻、皮肤病、哮喘等慢性疾病有改善作用。长期坚持艾灸关元、气海、足三里等保健穴位,还能预防感冒、减少疾病发生,适合体质虚弱、易疲劳人群。
5. 改善消化系统功能
艾灸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,能促进胃肠蠕动、改善消化酶分泌。可治疗慢性胃炎、慢性肠炎、胃肠功能紊乱等引起的胃脘胀痛、呕吐、泄泻、便秘等症状。例如,艾灸中脘穴能健脾养胃、促进消化吸收;艾灸足三里穴可调节脾胃虚弱、增强食欲。
6. 缓解疼痛,改善亚健康
艾灸能温通经络、调和气血,有效缓解各种疼痛,如颈肩腰腿痛、劳损性肌肉痛、头痛等。对于亚健康状态,如慢性疲劳综合征、“空调病”(因贪凉导致的手脚冰凉、乏力),艾灸能激发人体正气、改善体质,缓解疲劳感。例如,“空调病”患者艾灸大椎、风门等穴,可驱散体内寒气、缓解不适。
7. 调节泌尿生殖系统功能
艾灸对男女泌尿生殖系统均有调理作用。女性方面,可治疗月经不调(如月经量少、痛经)、盆腔炎等,艾灸关元、三阴交穴能调节生理节律、缓解疼痛;男性方面,可改善、、滑精等肾阳不足症状,艾灸肾俞、命门等穴能温补肾阳、增强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