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对应的农历年份为乙巳蛇年(2025年1月29日至2026年2月16日),按照中国传统农历“十九年七闰”的置闰规则,该年为闰年,全年包含13个农历月,总长384天(比公历2025年的365天多19天)。其中,闰月具体落在农历六月之后,形成“闰六月”,即农历一年中有两个六月。
闰六月的设置原因
农历以“朔望月”(月亮圆缺周期,约29.53天)为基础,12个朔望月约为354天,与公历“回归年”(太阳公转周期,约365.24天)相差约11天。若不调整,农历月份会逐渐与季节脱节(如原本的春季月份可能跑到夏季)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古人通过“无中气”规则置闰:若某个月份中只有一个节气(如大暑),而没有对应的中气(如处暑),则该月为闰月,名称沿用前一个月的名称并加“闰”字。2025年农历六月之后的月份仅包含“大暑”一个节气,无对应中气,因此被定为“闰六月”。
闰六月的影响
闰六月的出现使农历乙巳蛇年的夏季延长,传统节日如七夕节(8月29日)比2024年推迟19天,2026年春节(2月17日)也成为近5年来最晚的一次。对农业生产而言,延长的生长期有利于晚熟作物积累养分,但也需注意立秋过早(今年立秋为闰六月十四)可能压缩作物生长时间,农民需根据天气变化调整农事安排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