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时立夏日,温州城乡常见“称人”习俗:人们在村口、道坛或旧城区院子挂起大木秤,秤钩悬挂凳子或竹篮,小孩依次坐上去称体重。司秤人一边打秤花(报数),一边说吉祥话(如“秤花一打二十三,小官人长大会出山”),祈求孩子健康平安、无病无灾。称体重时还有讲究:大人、小孩需双手握秤钩、双足离地;婴孩则放在箩筐或篮子里称;秤锤只能往外移(象征体重增加),忌讳往里移(被认为不吉利);若逢“九”数(如9斤、19斤),需加一斤,因“九”为尽头数,不吉祥。
2. 吃立夏饭(豌豆蚕豆饭)
温州民间立夏有吃“立夏饭”的传统,主要原料是当季新鲜的豌豆和蚕豆(温州人俗称“槐豆”)。各家各户将豌豆、蚕豆与大米混合煮成饭,或做成菜饭(加入咸肉、笋丁等),寓意“五谷丰登”“平安度夏”。这一习俗源于对丰收的期盼,也符合立夏后增添营养、应对炎热的需求。
3. 挂蛋与斗蛋
“立夏吃了蛋,热天不疰夏”是温州广为流传的谚语。立夏当天,家家户户会煮茶叶蛋(称“立夏蛋”),给小孩挂在脖子上,寓意消暑祛病、避免“疰夏”(夏季乏力、消瘦的症状)。孩子们会三五成群进行“斗蛋”游戏:用蛋头碰蛋头、蛋尾碰蛋尾,蛋壳不碎者为胜,充满童趣。
4. 焖冬瓜
这是一道温州特有的立夏家常菜。做法是:选取当季菜园里的新鲜冬瓜(约西瓜大小),在冬瓜中心挖空,填入调好味的肉丸子,然后将整个冬瓜放入蒸屉蒸熟;剩余的肉丸用当季荷叶包裹,放在冬瓜下方的蒸屉中同蒸。蒸好后,用棉线将冬瓜切开,烂熟的冬瓜与荷叶清香融合的肉丸相得益彰,口感清爽,是立夏日餐桌上的爽口美食。
5. 吃时令农产品
温州立夏前后,多种时令农产品上市,成为习俗的一部分:
“白啄瓜”:温州地方特色薄皮甜瓜,尤其以灵昆海涂种植的品质更佳(香、脆、甜),近年采用大棚早熟栽培技术,“五一”前后为采摘高峰,是立夏时节的应季水果;
蚕豆(槐豆):温州冬种作物,鲜食荚果采收期为4月底至5月上中旬,成熟后可炒食、煮汤或做休闲零食(如弹“槐豆”游戏);
小麦制品:永嘉、乐清、文成、瑞安等地种植冬小麦,5月上旬成熟,是 *** 麦饼、拉面、纱面等温州名小吃的主要原料,体现了立夏时节的农耕文化。
6. 防疰夏饮食
立夏后,温州人会通过饮食预防“疰夏”(夏季疲劳、厌食、消瘦)。常见食物包括:笋(清热消食)、淮豆子(蚕豆)(补充蛋白质)、青梅子(生津止渴)、桂圆/荔枝/红枣/黑枣(补气血)、鸡蛋酒(驱寒暖身)等,帮助身体适应夏季高温,增强体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