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八两秤”是民间对作弊秤的通俗说法,核心是通过技术手段人为减少所称物品的实际重量,让消费者支付更多费用却得到更少商品。其名称来源于传统“十六两一斤”的度量衡制度(旧制中半斤即为八两),但现代“八两秤”的本质并非固定称出“八两”,而是可灵活调节重量的违规秤具。
1. 传统语境下的“半斤八两”
在古代中国,度量衡长期采用“十六两一斤”的标准(如秦朝统一度量衡时,李斯将“天下公平”四字的笔画数定为十六两,象征公平)。此时“半斤”确实等于“八两”,用来比喻两者实力、水平相当(如“他俩棋艺半斤八两”)。但需注意,这是语言习惯的延续,与现代“八两秤”的作弊含义无关。
2. 现代“八两秤”的实际指代
现代“八两秤”多为电子秤作弊设备,常见形式有两种:
按键调节型:秤体上设有“M1、M2、M3”等隐藏按键,每按一次切换一次称重模式(如M1对应正常秤,M2对应“八两秤”——即一斤商品仅显示八两,M3可能对应更轻的六两)。商家会根据顾客身份(生客/熟客)选择不同模式,生客多按“八两秤”以谋取更高利润。
遥控操作型:通过无线遥控器控制秤的重量显示,无需触碰秤体即可切换正常/作弊模式,隐蔽性更强。
3. “八两秤”的本质与危害
“八两秤”的核心是欺诈——通过技术手段让消费者“花更多的钱,买更少的东西”。例如,消费者购买一斤苹果(5元/斤),正常应支付5元,但使用“八两秤”时,商家仅给八两(0.8斤),却仍收5元,实际每斤价格为6.25元,消费者多支付了20%的费用。
如何识别“八两秤”?
观察按键:若秤上有“M1、M2、M3”或“单价一、单价二”等隐藏按键,需警惕(这些按键多为调节重量的开关)。
自带便携秤:买菜时携带小型手提电子秤,现场复称(如买10元钱的菜,称完后用自带秤确认重量)。
检查公平秤:菜市场通常设有公平秤(由市场管理方提供),可将购买的物品拿到公平秤上复核,若重量不符,可要求商家整改或投诉。
提示:“八两秤”属于违法行为(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》),消费者遇到此类情况应及时向市场管理方或市场监管部门举报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