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毅”(拼音:yì)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,最早见于西周金文,形声字(从殳,豙声),本义为勇决果断,引申为意志坚定、不动摇。《说文解字》记载“毅,妄怒也。一曰有决也”,《左传·宣二年》中“杀敌为果,致果为毅”进一步诠释为“为达成果敢目标而保持坚定”。其常见引申义包括:
刚强坚韧:如“坚毅”“毅力”,形容人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;
英武勇猛:如“毅猛”“勇毅”,体现人的胆识与果敢;
严正果断:如“毅色”(严肃坚决的神态),“毅”也用于围棋术语“毅”(棋死而结局)。
二、“毅”字取名的吉利性与寓意
“毅”字是传统取名常用字,尤其适合男孩(人名中男孩使用占比约64%),其吉利寓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 寓意坚韧不拔的意志:“毅”字核心是“坚定”,取名如“毅磊”“毅强”,希望孩子像树木扎根般稳固,在学业、事业中遇到挫折时不轻易放弃,始终保持对目标的执着追求。
2. 象征勇往直前的精神:结合“勇”“刚”等字,如“毅勇”“刚毅”,传递“敢于拼搏、不畏挑战”的品质,鼓励孩子在人生道路上主动出击,迎接困难。
3. 体现果断担当的品格:“毅”含“决断”之意,取名如“毅然”“毅决”,寓意孩子遇事冷静判断,关键时刻能做出决定并承担责任,适合培养领导型人才。
4. 寄托弘毅宽厚的期望:与“弘”“宽”搭配,如“弘毅”“毅宽”,源自《论语》“士不可以不弘毅”,寓意孩子不仅有坚定的意志,还有宽广的胸怀,能包容他人,具备大局观。
三、取名注意事项
五行搭配:“毅”字五行属木,需避免与五行属土的字(如“坤”“培”)搭配(木克土),以免削弱寓意;
音韵和谐:“毅”为去声(第四声),避免与同韵母(ì)或同声调的字(如“毅宇”“毅毅”)连用,防止读音拗口;
避免重名:“毅”字使用频率较高(人名库中出现约70万次),可搭配独特字(如“毅嵩”“毅瑾”),提升名字辨识度;
结合八字:取名需兼顾孩子生辰八字(如五行缺木适合用“毅”,缺水则可搭配“毅泽”),确保名字与命理契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