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之一个节气,其物候特征以“万物至此皆长大”为核心,通过蝼蝈鸣、蚯蚓出、王瓜生“三候”生动展现初夏时节的生机勃发。
一候:蝼蝈鸣
立夏时节,随着气温显著升高(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达1820℃),田间地头的蝼蝈(或为蛙类,如青蛙)开始活跃。它们在稻田旁、池塘边捕食昆虫、乘凉休憩,发出此起彼伏的鸣叫声,成为初夏夜晚的标志性声音。这种鸣叫不仅是蝼蝈求偶或宣示领地的行为,更象征着夏天的脚步正式来临。
二候:蚯蚓出
蝼蝈鸣叫之后,蚯蚓从土壤中钻出。蚯蚓长期蛰伏于地下,喜阴暗、潮湿、安静的环境,立夏后气温升高、雨水增多,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下降,蚯蚓需爬出地面透气。它们的活动有助于疏松土壤、改善土壤结构,为农作物的根系生长提供良好条件,是“夏长”阶段的重要生态信号。
三候:王瓜生
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,立夏时节进入快速生长期。其蔓藤沿着支架或地面迅速攀爬,叶片舒展,逐渐覆盖墙面或篱笆。王瓜的生长速度快,短时间内即可形成茂密的藤架,象征着植物进入“拔节长大”的旺盛期,契合“夏长”的节气主题。
这些物候现象共同勾勒出立夏时节“万物繁茂、生机盎然”的画面,既反映了自然界的规律变化,也为农耕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(如提醒农民加强早稻插秧、病虫害防治等工作)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