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露的气候有哪些特征

admin

进入白露后,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取代,副热带高压南退,来自偏北内陆的干冷气团开始频繁影响我国,带来更明显的降温与“干爽”体感。

白天日照尚可、升温有限,夜间晴朗少云、地面辐射降温显著,常出现“一夜凉一夜”的体感变化。

节气内昼夜温差常超过10℃,是全年中昼夜温差更大的时段之一;清晨与夜间更易感到凉意。

白露的气候有哪些特征

降水格局与天气现象

北方:降水明显减少,天气转干爽,秋高气爽特征突出。

长江中下游:在冷暖空气频繁交汇或受秋台风影响时,易出现阴雨连绵、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的降温过程。

西南东部、华南、华西:连阴雨天气增多,对农业不利。

露在此时常见:晴朗、微风、近地层湿度较大的夜晚/清晨,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降至露点温度以下,水汽凝结成细小水珠,附着于草木之上,形成典型的“白露”景象。

区域气温与降水分布

全国大部(除青藏高原外)平均气温仍在10℃以上;长江以南多在20–25℃;华北、西北、东北多在15℃左右。

华南白露期间平均气温较处暑常偏低约3℃,不少地区候(5天)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℃以下,按气候学标准逐步进入秋季。

降水方面:西北与北方地区白露期间降水量约20 mm;南方多在40–60 mm之间,呈现“北干南湿”的格局。

对农业与生活的影响

农业:冷空气活跃带来低温冷害风险,需防范对晚稻抽穗扬花、中稻收割与翻晒、以及棉花采收的不利影响;各地应抓住晴好窗口抢收,并注意防治稻瘟病、菌核病等。

生活:谚语“白露身不露”提醒早晚适当增添衣物;体质偏弱者不宜多食冰冷食物,顺应季节过渡,减少季节性不适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