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元宵节时各地的风俗

admin

吃元宵/汤圆:象征团圆美满。一般认为“北方吃元宵、南方吃汤圆”,两者做法与口感不同:元宵多为“滚制”,外表干燥松软、以甜馅为主;汤圆为“包制”,表皮光滑粘糯,馅料甜咸荤素皆有。

闹花灯与灯会:又称“灯节”,自汉明帝“燃灯表佛”起,历经唐宋而盛,至明清形成观灯、赏灯的民俗高峰。

猜灯谜:将谜面贴于彩灯供人猜射,又称“打灯谜”,既添趣味又启智慧。

过元宵节时各地的风俗

舞龙舞狮:以“龙”“狮”祈福纳祥,常见于社火、巡游与广场表演。

其他游艺:如踩高跷、划旱船、扭秧歌、打太平鼓等,因地域而异、全民同乐。

二、北方地区代表习俗

地区 | 代表习俗与亮点

北京 | 老北京灯会、舞龙舞狮、民俗表演;有“打铁花”“风火轮”“非遗火壶”等夜场演出,戏曲专场汇聚京剧、评剧、河北梆子。

河北 | 井陉拉花、赞皇“拉碌碡”、永平府“度百厄”“结羊肠”等古俗遗存。

山西 | 挂花灯、放焰火,城乡张灯结彩。

山东 | 游艺活动丰富:狮子舞、龙灯舞、高跷、旱船、花棍、秧歌等;曲阜孔府一带龙灯表演尤盛。

河南 | 赏花灯、猜灯谜、吃汤圆、舞狮;部分地区有于祖宗墓前点灯的独特做法。

陕西 | 放天灯(“孔明灯”);屋内设香案、点烛焚香,摆“伴灯馍”。

江苏(泰州) | “送吉祥”习俗:向新婚家庭送桥桩、送子观音等,或拉新娘走“百子桥”,祈愿早生贵子。

三、南方地区代表习俗

地区 | 代表习俗与亮点

南京·夫子庙、苏州·观前街、上海·城隍庙 | 盛大军民同乐的灯会与游园活动,观灯、猜谜、游逛集市。

福建(泉州、莆田等) | 花灯别具特色(如香灯、纸折莲花灯、宫灯等);莆田元宵持续十四至十六,有“总元宵”“妈祖元宵”,并保留“叠糕果、搭橘塔、游灯、摆棕桥、跳傩火、舞龙戏狮、演大戏”等丰富仪式。

广东(佛山) | 元宵“行通济”:手持风车、生菜过通济桥,寓意“顺风顺水、生财”,每年吸引近百万游客参与。

四川 | 元宵“四偷”:一偷汤圆、二偷青、三偷檐灯、四偷红;另有开县对骂的独特风俗。

台湾 | 未婚女性元宵夜“偷挽葱/挽菜”,寓意“嫁好尪/嫁好婿”;各地亦有灯会、猜谜等活动。

四、少数民族与海外习俗

少数民族:

贵州苗族“偷菜节”(正月十五):姑娘结伴“偷”白菜做“白菜宴”,寓“早得良缘、蚕桑兴旺”。

云南彝族“巴乌节”(正月十五):意为“打猎归来”,为传统庆典遗存。

海外华人社会:

日本长崎“小正月”灯会,舞龙舞狮、传统舞蹈轮番登场。

韩国正月十五吃“五谷饭”、品“清耳酒”,并有辟邪祈福活动。

越南重视“开年饭”,寓意新年开工大吉。

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地唐人街灯会热闹非凡;马来西亚有“抛柑接蕉”的联谊求缘活动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