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祭白虎:化解是非口舌
祭白虎是惊蛰的传统习俗之一,主要流行于广东、福建等地。民间传说白虎是“口舌是非之神”,惊蛰时便会出来觅食,若不小心触犯,可能导致一年运势不顺、遭小人算计。祭白虎时,人们会用纸绘制黄黑斑纹、口角带獠牙的白虎像,先以猪血喂食(让其吃饱不再伤人),再用生猪肉涂抹其嘴(使其无法开口说人是非),以此祈求全年平安顺遂。
2. 驱虫:远离虫害侵扰
惊蛰时节,气温回升、虫蚁苏醒,民间通过多种方式驱虫避害。常见的有:炒虫(陕北吃炒豆、福建客家人吃芋子饭、山东烙煎饼,用“噼啪”声象征消灭害虫,寓意五谷免受虫害);熏虫(用艾草、石灰熏蒸家中四角或田间,驱赶蛇虫鼠蚁);扫虫(农户手持扫帚到田间举行仪式,象征清除田间害虫)。这些习俗寄托了农民对庄稼丰收的期盼。
3. 蒙鼓皮:顺应天时祈福
古人认为雷声是雷神击打天鼓所致,惊蛰日雷神敲鼓唤醒万物,人类也需顺应天时。惊蛰有“蒙鼓皮”的习俗——将新的鼓皮蒙在鼓上,寓意借助雷神之力,使鼓声洪亮、耐用,同时也象征“顺应天时、事半功倍”。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。
4. 打小人:驱赶霉运小人
打小人主要流行于粤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,是惊蛰的特色习俗。民间认为惊蛰后“小人”开始活动,为防止其祸害,人们会用鞋履拍打或践踏剪纸小人(象征小人),并在地上撒芝麻、绿豆、茶叶,寓意“赶走四方小人”。这一习俗旨在驱赶霉运、祈求生活顺遂。
5. 吃梨:润肺祈福分离
惊蛰吃梨是传统食俗,主要有两层寓意:一是养生需求——惊蛰后天气转暖、气候干燥,梨性寒味甘,有润肺止咳、滋阴清热的功效,适合此时食用;二是谐音寓意——“梨”与“离”谐音,吃梨象征“远离疾病、害虫远离庄稼”,寄托了对健康的期盼和对丰收的向往。梨的吃法多样,可生食、蒸煮或榨汁。
6. 蒙鼓皮:顺应天时祈福
古人认为雷声是雷神击打天鼓所致,惊蛰日雷神敲鼓唤醒万物,人类也需顺应天时。惊蛰有“蒙鼓皮”的习俗——将新的鼓皮蒙在鼓上,寓意借助雷神之力,使鼓声洪亮、耐用,同时也象征“顺应天时、事半功倍”。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