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雨节气有什么特点?

admin

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、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

每年公历4月19日至21日之间,当太阳到达黄经30°时交节。

名称取自“雨生百谷”,寓意此时降水增多、利于谷类作物生长,农谚有“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”。

谷雨节气有什么特点?

气候与物候

气温回升加快、降雨量增加,光照更充足;北方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,但势力减弱。

我国南方(尤其长江中下游—江南)进入明显多雨期,华南常在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下出现持续性降雨,并进入一年的前汛期;4—8月是全国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时段。

区域差异显著:自秦岭—淮河一线向北春雨急剧减少,易出现春旱;北方更需关注大风、沙尘等天气。

典型物候为“三候”:一候萍始生,二候鸣鸠拂其羽,三候戴胜降于桑。

农事与生活

农事关键期:秧苗初插、作物新种,需充沛雨水促发育;常见农事有插秧、播种(玉米、棉花等)与田间管理。

传统习俗:南方有饮谷雨茶(细嫩清香,俗称“雨前茶”);北方食香椿(“吃春”);沿海地区举行祭海;还有“走谷雨”、陕西白水县祭祀仓颉等活动。

相关谚语与提示

谚语:“谷雨前后,种瓜点豆”、“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”、“谷雨下秧,大致无妨”。

温馨提示:节气仅提供一般性气候参考,实际天气常有年际差异;安排农事与出行请关注当地气象预报,防范强对流与阶段性春旱等不利影响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