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传统习俗传承:“迎婿日”与“归宁”的固定仪式
正月初二又称“迎婿日”“姑爷节”,是出嫁女儿携夫返家探望父母的核心日子。旧时民间认为,嫁出去的女儿在除夕、初一回门会“带走娘家福气”,故定初二为回门吉日,逐渐形成“回娘家”的固定习俗,承载着对家庭团聚的重视。
2. 孝心表达:“半子之劳”的情感维系
女婿被称为“半个儿”,初二回娘家是女婿向岳父岳母尽孝的重要方式。通过带礼品、拜年,传递对岳父母的关怀,体现“一个姑爷半个儿”的家庭,强化姻亲关系的纽带。
3. 家庭团聚:姊妹相聚与亲情延续
回娘家让许久未见的女儿、姊妹得以叙旧,老少围坐一堂吃团圆饭,部分家庭还会拍全家福,记录亲情瞬间。这种团聚满足了中国人对“家”的情感需求,延续了家族亲情。
二、回娘家要准备的年货
1. 礼品选择:双数吉利与实用兼顾
礼品需遵循“好事成双”的传统,以双数为佳(如2盒糕点、4斤水果)。常见类型包括:① 糕点糖果(象征生活甜蜜,如年糕、巧克力);② 水果篮(寓意丰收健康,如苹果、脐橙、火龙果);③ 肉类禽蛋(如猪腿肉、鸡肉、鸡蛋,部分地区有“带肉回门”的习俗);④ 保健用品(如 *** 仪、保暖衣,适合中老年人);⑤ 酒水补品(如白酒、保健品,表达对长辈的尊敬)。
2. 红包准备:给孩子们的吉祥礼
回娘家时,需给娘家小孩分发红包(金额根据经济情况而定,如1001000元),寓意“压岁祈福”,传递对新年的美好祝愿,增添节日氛围。
3. 注意事项:包装与禁忌
礼品包装宜选红色、金色等喜庆颜色,避免白色、黑色;忌带单数礼品(如1盒蛋糕、3斤水果),以免触犯“单数不吉利”的传统;部分地区忌带钟表、梨等“谐音不吉”物品(如“钟”谐音“终”,“梨”谐音“离”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