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10大辟邪神物 死人怕什么辟邪物件

admin

民间流传的辟邪神物多以“阳气足、能镇宅、克邪祟”为核心,以下是最常见的10种:

1. 牛角:被视为“至阳之物”,因牛的强悍阳刚之气被尊为镇邪神兽,可克制鬼祟(至阴之物)。常见形式为手串、佛头,价格低廉且可塑性强。

2. 黑驴蹄子:传说含“绝缘物质”,能克制僵尸体内的生物电(僵尸赖以运转的力量),是盗墓题材中经典的辟邪道具,也可制成手串、戒指。

民间10大辟邪神物 死人怕什么辟邪物件

3. 桃木制品(桃木剑、桃核手串):桃木自古被视作“驱邪圣木”,桃木剑是道教法器,可镇宅、驱邪;桃核手串则因“桃”谐音“逃”(逃脱灾祸),常串绳戴于手腕,寓意避灾。

4. 五帝钱:用顺治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庆五个帝王的铜钱制成,串联后悬于颈间,取“汇集百家阳气、帝王霸气”之意,可挡煞、防小人、避邪、旺财。

5. 狗牙:相传天狗曾咬断恶魔九头鸟的头,妖魔鬼怪见狗丧胆。狗牙制成的吊坠可辟邪,尤其对小儿夜啼、睡眠不实、惊吓等情况有效。

6. 铜镜:古代视为“照妖镜”,鬼祟见之会暴露真形(如葛洪《抱朴子》所言“不能易镜中真形”)。常用于婚礼(新娘衣服、花轿)、洞房,或置于墓穴顶部、棺床四角辟邪。

7. 葫芦:道家色彩浓厚,嘴小肚子大的造型能“吸收煞气、自我化解”,可挂于家中或随身携带,有驱邪、招财、镇宅之效,谐音“福禄”更添吉祥。

8. 鱼惊石:青鱼枕骨下方的角质增生,干透后坚硬如石、晶莹剔透,形如心。客家地区认为其能“驱凶避邪、防小孩惊吓、纳福纳禄”,常串绳系于小孩手腕。

9. 猪惊骨:猪耳内的听骨(俗称“猪精骨”),用红绳穿起佩戴于10周岁以下儿童手脚,主要用于“压惊、辟邪”,是民间常见的儿童护身物件。

10. 辟邪(核桃切片):将核桃去腹留中间带边的部分(因结构特殊形成镂空花纹,形如鞋,谐音“辟邪”),乾隆皇帝曾喻其为“驱邪避灾、保佑平安”之物,古代士兵常将其作为护身符挂于腰间。

死人怕的辟邪物件

死人相关的辟邪物件多为“镇尸、驱邪、护魂”之用,常见于丧葬习俗或民间禁忌:

1. 符咒:由道士或法师书写,纸上画有文言文、符号或图案(如“镇尸符”“五雷符”),贴于棺木、墓穴或死者衣物上,可“驱走邪恶灵气,保护灵魂”。

2. 护身符:多为小木牌、小石头或小布袋,内装符纸、朱砂或经文,挂于死者颈部或放入棺木,寓意“保护灵魂免受邪灵侵犯”。

3. 金银珠宝:古代认为金银“至阳、能镇邪”,常将金银首饰(如金簪、银镯)随死者下葬,可“保护灵魂不受恶鬼干扰”。

4. 汉白玉/紫砂壶:汉白玉被视为“纯洁、神圣”之物,紫砂壶则有“聚气、镇宅”之效,随死者下葬可“净化灵魂、防止邪祟附着”。

5. 五谷杂粮:将稻谷、小麦、玉米等五谷装入小袋,放入棺木或墓穴,寓意“死者有粮,无需作祟”,同时“五谷之阳气可驱邪”。

6. 铜镜:古代丧葬中常将铜镜置于墓穴顶部或棺床四角,取“照妖镜”之效,可“困住死者灵魂(防止其作祟),或让恶鬼不敢靠近”。

7. 镇墓兽:古代墓前的石雕神兽(如狮子、辟邪),造型狰狞,目的是“避邪佑护死者亡魂”,防止阴间野鬼恶鬼危害死者。

8. 僧人坐化缸:高僧圆寂后使用的陶缸,内置骨灰,民间认为其“具有佛性,能镇邪”,但需注意此类冥器不宜放于家中。

9. 魂瓶:又称“谷仓罐”,古代随葬容器,内置五谷、钱币,寓意“供死者灵魂在阴间使用”,同时“瓶口小可防止灵魂外逃或邪祟进入”。

10. 冥器(如冥婚盖头、墓穴铜镜):冥婚盖头(新娘头上的红盖头)被认为“会招来亡魂纠缠”(如韩国阴婚传说);墓穴铜镜则是“镇尸关键”,若流出外界可能“携带邪气”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