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认为“死”字不吉利,需用“老了”“走了”“故去了”“仙逝”等委婉语替代;抬棺时忌说“重”字,担心引发心理暗示导致抬棺困难或发生诡异之事。
二、行为禁忌:避免不当动作与流程
入殓时忌猫接近或跳越尸体,传说猫会让死者骤然立起,祸害家人;出殡时棺材不能落地,否则视为不吉利;抬棺者需已婚,认为未婚男子阳气重会压制亡者阴气;守丧期间忌剪头发、剃胡须,表达对逝者的哀痛,也避免亡灵认出自己。
三、服饰与物品禁忌:注重庄重与避讳
忌穿鲜艳衣服(如红色、鲜黄色),应穿素色服饰;寿衣忌用斜纹布、缎子(谐音“断子”)、皮毛料,避免后代生育畸形或亡者转生为兽;棺木忌从门出,认为门是活人通道,需从窗户出;祭桌忌摆狗肉、不带鳞的鱼(如泥鳅、鳝鱼)、黄豆芽(形同“如意”,祭祀不宜)。
四、时间与日期禁忌:避开不吉时段与日子
忌双日出殡,认为“双”有“死两人”的预兆;七月(鬼月)忌出丧,怕引来更多鬼魂;正午忌出殡(部分地区如黎族),认为会招灾;忌选重丧日(如正月甲日、二月乙日等)或与亡者生肖相冲的日子。
五、人员禁忌:特定人群需回避
孕妇、婴儿忌看丧事或接触棺木,担心沾染不祥之气;与亡者生肖相冲克者、带孝者忌参与婚礼、建庙、接触产妇及婴儿,避免将“凶气”带给他人;未出嫁姑娘、未生育媳妇(部分地区如佤族)忌埋在祖坟地。
六、其他禁忌:维护逝者尊严与家庭平安
忌晚饭后断气,认为死者“吃光了饭”,后代可能沦为乞丐;忌在原床断气,需移至正厅,否则灵魂会回来找床,导致床损坏;忌游丧闹丧(如沿途抛撒纸钱、高声喧哗),避免干扰公共秩序或他人生活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