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,其日期固定为农历五月初五。这一日期是传统历法(农历)的重要节点,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节律的观察与遵循——农历五月正值仲夏,阳气旺盛,五月五日更被视为“登高顺阳”的好日子,故得名“端阳节”。
端午节的传统归属
端午节是以汉族为主体,多民族共同传承的传统节日。除汉族外,水族、纳西族、藏族、彝族、傣族、仡佬族、普米族等多个民族均有过端午节的习俗。这些民族在传承核心习俗(如吃粽子、赛龙舟、挂艾草)的也融入了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:例如贵州苗族的“游方”(青年男女对歌寻情)、福建泉州的“采莲”(祭祀与祈福)、江浙地区的“五黄”(黄鳝、黄鱼等五种黄色食物,寓意“以毒攻毒”)等,展现了端午节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。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