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命理体系中,先天数是直接关联个体出生本源的固定数字序列,代表与生俱来的特质、初始状态或“命”的底层代码;后天数则是先天数的“对冲演变”结果,通过固定算法生成,代表后天发展所需的能量、变化路径或“运”的动态调整。两者共同构成个体生命轨迹的完整数字图谱,先天为基础,后天为延伸。
二、先天数的计算 ***
先天数的计算聚焦于“出生本源信息”,常见场景有两种:
1. 生辰数(命卦先天数):以农历出生的年、月、日、时为核心,将每个时间单位转换为对应数字(年取生肖数:鼠1、牛2……猪12;月取月份序数:正月1、二月2……十二月12;日取日数,若日数>12则拆解为“110x”(如13日=1103);时取古代时辰数:子时(23:001:00)1、丑时(1:003:00)2……亥时(21:0023:00)12),直接串联这些数字得到先天数序列。例如,农历84甲子年8月初10午时生人,先天数为“7(年,鼠)8(月)2106(午时)”。
2. 阳历生日数(彩虹数字先天数):将阳历出生的年、月、日各自数字相加,保留个位数(若和为10及以上则继续相加至个位数),最终串联成先天数。例如,阳历1977年11月24日生人,先天数为“1+9+7+7=24→2+4=6(年)2(月,11→1+1=2)6(日,24→2+4=6)”。
三、后天数的计算 ***
后天数是先天数的“对冲演变”,核心算法为:
先天数中小于等于6的数字,加6得到后天数(如3→3+6=9;5→5+6=11);
先天数中大于6的数字,减6得到后天数(如7→76=1;10→106=4;12→126=6)。
例如,先天数“782106”对应的后天数为“1(76)2(86)8(2+6)4(106)6(6不变)”;先天数“973010”对应的后天数为“3(96)1(76)24(306)4(106)”。
四、先天数与后天数的关键区别
维度 | 先天数 | 后天数
来源 | 直接取自出生本源(年、月、日、时) | 由先天数通过固定算法对冲生成
含义 | 代表与生俱来的特质、初始状态(如性格底色、先天优势) | 代表后天发展所需的能量、变化路径(如后天需弥补的短板、发展方向)
关系 | 是“命”的底层代码,固定不变 | 是“运”的动态调整,随先天数变化
五、注意事项
1. 先天数与后天数并非“优劣”之分,而是互补关系:先天数体现个体的“本来面目”,后天数提示后天需发展的方向,两者结合才能完整理解生命轨迹。
2. 计算时需严格遵循“生辰数”或“阳历生日数”的规则,避免混淆(如阳历生日数仅用于彩虹数字体系,生辰数用于传统命卦体系)。
3. 后天数是先天数的“对冲”,而非“否定”:例如先天数为“3”(代表初始的创造力),后天数为“9”(代表后天的持久力),说明个体需从“初始创意”转向“长期坚持”才能发挥潜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