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庆行业常见的“甜蜜陷阱”主要集中在以下环节,新人需重点警惕:
1. 套餐陷阱:“低价引流+隐性加费”的经典套路
许多婚庆公司以“经济型套餐”“超低价豪华婚宴”为噱头吸引新人,声称“一价全包”,但实际服务中隐藏大量隐性收费。例如,套餐仅包含基础布置(如红布、飘纱),若需添加鲜花、灯光、气球等装饰,需额外支付高额费用;或套餐内的“鲜花立柱”“花门”实际用假花混合少量鲜花,与宣传图片差距大。新人若未提前确认套餐细节,很容易在婚礼前被迫加钱。
2. 婚车变脸:“低价承诺+临时换车”的常见骗局
婚车是婚礼的“门面”,但不少婚庆公司没有自有车辆,多向租赁公司或“车头”租用。为降低成本,他们会用低档车冒充高档车(如将奥迪A6换成别克君威),或在婚礼当天以“车辆故障”“旺季无车”为由临时换车,且要求新人按原价支付。更隐蔽的是,婚庆公司可能只报头车价格,尾车、花饰需额外加钱,导致总价远超预期。
3. 司仪/人员资质陷阱:“金牌司仪”名不副实的虚假宣传
“金牌司仪”是新人关注的重点,但行业内并无统一的“金牌”标准。婚庆公司常将“普通司仪”包装为“金牌司仪”,根据新人预算调整身份——若新人追求性价比,就将“金牌”降为“普通”;若新人注重品质,就用 *** 大学生或经验不足的司仪冒充“金牌”(如100元劳务费的 *** 司仪冒充1000元费用的金牌司仪)。新人若未提前查看司仪过往视频、确认身份,很容易被“忽悠”。
4. 鲜花以次充好:“空运鲜花”实为本地地花的成本游戏
鲜花布置是婚礼氛围的关键,但婚庆公司常利用新人对鲜花知识的缺乏,以次充好。例如,将本地出产的玫瑰(成本约40元/根)冒充昆明空运玫瑰(成本约150元/根),用于 *** 花门、花柱;或在套餐中承诺“满场鲜花”,实际用绢花、仿真花代替,仅在显眼位置摆放少量真花。新人因婚礼忙碌,难以辨别鲜花品质,容易落入“视觉陷阱”。
5. 摄影摄像概念混淆:“专业设备”背后的操作漏洞
婚庆公司常以“专业数码摄像”“索尼摄像机”等术语吸引新人,但“专业”并非指设备性能,而是指操作人员的资质。例如,同一品牌的不同机型(如家用DV与专业摄像机)价格差异大,婚庆公司可能用家用机冒充专业机;或安排无经验的摄影师、摄像师(如新手、 *** 人员),导致婚礼录像模糊、照片质量差。新人若未要求查看设备型号、确认操作人员经验,很容易被“专业术语”误导。
6. 隐形消费:“口头承诺不落笔”的合同纠纷隐患
许多婚庆公司的口头承诺(如“送桌卡、喜糖”“迎宾区主色调为玫红配紫色”“赠送红酒”)未写入合同,婚礼当天却无法兑现。例如,新人确认的“玫红配紫色”主色调,可能被改为紫色;“送的桌卡”未提供,导致新人需额外付费 *** 。因没有书面证据,新人往往难以 *** 。
7. 合同陷阱:“订金”与“定金”的文字游戏+条款模糊
部分婚庆公司故意混淆“订金”(可退还)与“定金”(不可退还)的概念,要求新人支付高额“定金”(超过合同标的20%),若新人因故取消,无法拿回定金。合同条款模糊,如“服务时间”“设备选用”“人员选择”等内容不明确,导致婚庆公司可随意变更(如推迟婚礼时间、更换设备),新人 *** 无据。
新人需牢记:选择正规婚庆公司(查看营业执照、资质)、提前确认套餐细节(书面列出所有服务项目)、签订详细合同(明确违约责任)、保留消费凭证(合同、发票),才能有效规避“甜蜜陷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