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门遁甲天罡北斗法术 古法奇门遁甲

admin

奇门遁甲作为中国古代“三式之首”的秘术,其法术分支“天罡北斗法术”以“天罡”(北斗星之柄,指北斗第五至第七星)与“北斗”(北斗七星整体)为核心,融合符咒、禹步、星象等元素,旨在通过模拟天星运行、沟通神灵来实现趋吉避凶、制邪扬善的目的。这一法术体系是奇门遁甲“天人合一”思想的具体体现,强调人与天的互动,通过掌握天罡北斗的规律来调动宇宙能量。

一、核心概念:天罡与北斗的术数意义

1. 天罡:指北斗七星的斗柄(第五至第七星),道教尊其为“天之候王”,主掌人间命籍、制御二千神灵。天罡被视为“天之精气”的象征,是奇门遁甲法术中沟通天神的关键媒介。

奇门遁甲天罡北斗法术 古法奇门遁甲

2. 北斗:由七颗星组成(天枢、天璇、天玑、天权、玉衡、开阳、摇光),道教认为其“主命录、司善恶”,能“制伏妖邪、保命延生”。奇门遁甲中,北斗对应“三奇六仪”中的“三奇”(乙、丙、丁),是法术能量的核心载体。

3. 禹步:步罡踏斗的基础步法,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,是道教法师与天沟通的重要仪式动作。禹步模拟北斗星的运转轨迹,通过“左(右)右(左)左(右)”的三步九迹,实现“天人感应”,为后续法术奠定基础。

二、天罡北斗法术的主要内容

1. 步罡踏斗:连接天人的仪式桥梁

步罡踏斗是天罡北斗法术的核心环节,分为“阳斗”(从魁字起至魒字止)与“阴斗”(从贪字起至破字止)两类。操作流程严格:需在深夜野外(或净室)设坛,摆放七星剑、权杖、纸马等法器;法师先踏阴斗(拜二十四拜、叩齿三十六通),再转身步阳斗(同样拜二十四拜),期间需掐诀(拇指按在掌中特定位置)、叩齿(集神通神)、念咒(与神沟通);最后请神将降临,完成“罡气灌身”(将北斗星罡气注入体内),以实现“身如北斗、威慑邪祟”的效果。

2. 符咒:天罡北斗的能量载体

符咒是天罡北斗法术的“语言”,通过特定的文字、符号与星象组合,传递法师的意愿。奇门遁甲中的符咒多融入北斗七星图案(如“北斗符”),用于召神遣将、驱邪治病。例如,“七星符”需用桃木剑画在黄纸上,配合步罡踏斗使用,可增强符咒的灵力。

3. 法器:辅助法术的必备工具

七星剑:道家法剑,以桃木或金属制成,剑身刻有北斗七星图案,代表“驱魔降妖”的威力。法师手持七星剑,可增强与天的沟通能力。

权杖:用于“击打”与“指挥”,材质多为桃木或金属,表面刻有阴阳斗符号(阳斗代表天、阴斗代表地)。法师通过击打权杖,模拟天雷之声,震慑邪祟。

纸马兵将:用纸 *** 的“神马”与“兵将”,用于“派遣”神灵执行任务。法师将纸马烧化,象征“送神出行”,实现对邪祟的驱逐。

三、天罡北斗法术的应用场景

1. 军事防御:古代军师常用天罡北斗法术来“借东风”“破阵”。例如,诸葛亮借东风时,先步罡踏斗沟通天神,再通过符咒引导东风,实现“火攻”的战略目标。

2. 民间驱邪:法师用天罡北斗法术“镇宅”“驱鬼”。例如,在宅院内摆设北斗七星图案,或用七星剑画符贴于门楣,可防止邪祟入侵。

3. 个人保命:法师通过步罡踏斗“灌身罡气”,增强自身运势,抵御“恶人、鬼崇、虎狼”等侵害。例如,遇到危险时,法师可掐诀念咒,召唤北斗星君护身。

四、古法奇门遁甲中的天罡北斗法术特点

1. 天人合一:强调“人与天的互动”,通过模拟北斗星的运转轨迹(如禹步),实现“天人感应”,让法师的意愿与天神的力量结合。

2. 星象与术数结合:以北斗星为核心,融合奇门九星(天心、天蓬、天任等)、八门(休、生、伤等)等奇门元素,形成“星象术数法术”的完整体系。

3. 严格的仪式性:步罡踏斗、符咒、法器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,稍有差错就会导致法术失效,甚至反噬自身。

4. 注重“气”的运用:通过步罡踏斗“灌身罡气”,将北斗星的能量转化为自身的力量,实现对环境的控制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