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和候的区别 侯和候的区别

admin

“侯”与“候”是汉字中典型的形近字,仅一竖之差,但含义、用法差异显著,需从多维度区分。

一、字形差异:结构与笔画的一竖之别

“侯”为左右结构,部首为“亻”,由“人”“厂”(象征房屋/围墙)、“矢”(象征箭)组成,本义与“射箭的靶子”相关(如《诗经》“大侯既抗,弓矢斯张”中的“侯”即箭靶);“候”同样为左右结构,部首为“亻”,是在“侯”的基础上中间加了一竖,这一竖可视为“等待的人”,强化了“观测、等待”的含义(如“候车”“守候”)。

侯和候的区别 侯和候的区别

二、读音差异:多音字与单音字的区分

“侯”是多音字,有两个读音:① hóu(常用):如“侯爵”“诸侯”“王侯将相”;② hòu(仅用于地名):如福建“闽侯县”。而“候”为单音字,仅读hòu,如“等候”“问候”“气候”。

三、含义与用法差异:权力地位 vs 等待观测

1. “侯”:聚焦权力、地位与姓氏

爵位象征:古代五等爵位(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)的第二等,代表贵族身份(如“诸侯”“封侯拜相”);

尊称用法:南北朝时期用于尊称士大夫,如《世说新语》“尊侯明德君子”;

姓氏:中国常见姓氏,如相声大师侯宝林、明末清初散文家侯方域。

2. “候”:聚焦等待、观测与状态

等待义:表示等候、守候,如“候车”“候诊”“守株待兔”;

问候义:表示问好,如“问候”“致候”;

时节/状态义:表示时节、气候(如“季候”“气候”),或事物发展的状态(如“火候”“物候”);

古代职能:指守望、侦查人员,如“斥候”(古代侦察敌情的士兵)。

四、常见易混淆场景与区分技巧

1. 姓氏与地名的读音陷阱

“侯”作为姓氏时读hóu(如侯宝林),仅“闽侯县”的“侯”读hòu(地名特殊读音);

“候”无姓氏用法(需注意“候”姓极少见,非主流)。

2. 字形记忆口诀

可通过“候字多一竖,等待要守候”的记忆法:

“候”的中间一竖像“等待的人”,对应“等候”“守候”;

“侯”无此竖,像“有地位的人”(如贵族、爵位)。

通过以上维度的对比,可清晰区分“侯”与“候”的差异,避免书写或使用中的混淆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