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象卦位表 伏羲六十四卦图表

admin

四象是中国传统易学与风水体系中的核心方位符号,源于“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”的哲学逻辑,对应四方、四季、五行及风水吉凶判断,具体如下:

四象名称 | 方位 | 五行属性 | 象征意义 | 风水功能 | 对应卦象

青龙 | 东方 | 木 | 生机、春季、阳气初生 | 宅左侧宜高耸(如绿植、高楼),忌低矮杂乱,象征男主运势与健康 | 震卦(☳)

四象卦位表  伏羲六十四卦图表

白虎 | 西方 | 金 | 肃杀、秋季、阴气渐长 | 宅右侧宜低平(如围墙、屏风),忌高大压迫,象征女主人安宁与避邪 | 兑卦(☱)

朱雀 | 南方 | 火 | 光明、夏季、热情旺盛 | 宅前方宜开阔明亮(如庭院、阳台),忌遮挡污秽,象征名誉、财运与子孙兴旺 | 离卦(☲)

玄武 | 北方 | 水 | 稳定、冬季、收藏内敛 | 宅后方宜有靠山(如假山、高楼),忌空旷动线,象征财库稳固与贵人相助 | 坎卦(☵)

二、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图表(方圆图与排列规律)

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是《易经》体系的核心图示,由八卦两两相叠(共8×8=64卦)而成,分为方图(空间秩序)与圆图(时间秩序),体现“天圆地方”的宇宙观与阴阳变化的规律。

(一)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图

方图以“空间”为核心,排列逻辑为“自右下角至左上角”(乾卦至坤卦),每行8卦,共8行,呈现“四象生八卦”的扩展过程:

1. 卦象排列:

第12行:以太阴(☷,老阴)为基础,衍生坤、剥、比、观、豫、晋、萃、否等卦;

第34行:以少阳(☳,少阳)为基础,衍生师、蒙、坎、涣、解、未济、困、讼等卦;

第56行:以少阴(☴,少阴)为基础,衍生复、颐、屯、益、震、噬嗑、随、无妄等卦;

第78行:以太阳(☲,老阳)为基础,衍生临、损、节、中孚、归妹、睽、兑、履等卦。

2. 核心特征:

对角线上的卦象为“四正卦”(乾、兑、离、震、巽、坎、艮、坤),其中乾卦(☰)与坤卦(☷)位于方图对角两端(乾在左上、坤在右下),象征“天地定位”;

其他对角线(如兑与艮、离与坎、震与巽)体现“山泽通气、水火相射、雷风相薄”的八卦相错关系。

(二)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圆图

圆图以“时间”为核心,排列逻辑为“天道左旋(顺时针)、地道右旋(逆时针)”,模拟一年四季阴阳消长的过程:

1. 排列规律:

左半部分(冬至→夏至,阳顺):以坤卦(☷,老阴)为起点,逆时针旋转至复卦(☳,一阳生),为“阳生”阶段;随后内卦依次为震(☳)、离(☲)、兑(☱)、乾(☰),外卦从坤开始依次递变为艮、坎、巽、震、离、兑、乾,共32卦(如复、山雷颐、屯等);

右半部分(夏至→冬至,阴逆):以乾卦(☰,老阳)为起点,顺时针旋转至姤卦(☴,一阴生),为“阴生”阶段;随后内卦依次为巽(☴)、坎(☵)、艮(☶)、坤(☷),外卦从乾开始依次递变为兑、离、震、巽、坎、艮、坤,共32卦(如天风姤、泽风大过、火风鼎等)。

2. 核心特征:

圆图方位遵循“上南下北、左东右西”(乾卦在上代表南方,坤卦在下代表北方,离卦在左代表东方,坎卦在右代表西方);

以乾坤为中心线,左侧(冬至→夏至)阳气递增(从复卦的一阳到乾卦的六阳),右侧(夏至→冬至)阴气递增(从姤卦的一阴到坤卦的六阴),完美模拟一年四季阴阳转化的规律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