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州桥三个特点是什么

admin

1. 世界之一座敞肩圆弧拱桥(敞肩拱结构)

赵州桥首创“敞肩拱”设计,即在大拱两端上方各设两个对称小拱(伏拱),形成“实肩+敞肩”的组合结构。这种设计是世界桥梁史上的重大突破(欧洲同类结构晚1200余年才出现),其优势显著:一是减轻自重,四个小拱共节省石料约26立方米、降低桥身重量约700吨,减少对桥台与地基的垂直压力;二是增强泄洪能力,小拱可增加过水面积16%左右,有效缓解洪水对桥体的冲击;三是符合结构力学原理,小拱对主拱券形成被动压力,提高桥梁整体承载力与稳定性;四是优化通行体验,桥面坡度因敞肩设计更平缓,便于车马、行人通行。

2. 单孔长跨度、低桥面设计

赵州桥三个特点是什么

赵州桥采用单孔坦弧敞肩结构,主孔净跨度达37.02米(比标准篮球场长近一半),而拱高仅7.23米,拱高与跨度之比约为1:5。这种设计实现了“低桥面+大跨度”的双重目标:既满足了洨河通航需求(避免桥墩阻碍水流),又降低了行人、车辆的通行难度;单孔结构减少了桥墩数量,避免了多孔桥常见的桥墩阻水问题,提升了桥梁的抗洪能力。

3. 纵向并列砌筑法(施工工艺创新)

赵州桥的28道拱券采用纵向并列砌置法(每道拱券独立砌筑,再用铁拉杆、腰铁连接成整体)。这种 *** 的优势在于:一是施工便捷,每道拱券可单独施工,无需大型支架,节省了木材与施工时间;二是便于修缮,若某道拱券损坏,仅需替换受损石块,不影响整体结构;三是增强整体性,通过“下宽上窄”的收分设计(拱券向内倾斜)、“少量收分”的桥面设计(从两端到桥顶逐渐收缩)及铁拉杆、腰铁的连接,使28道拱券紧密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,提高了桥梁的抗倾覆能力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