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忌串门走亲:旧时民间认为,初五是“送穷”“迎财神”的关键日子,串门会将“晦气”或“穷气”带到别人家,也避免见到“穷神”(如传说中姜子牙封的“穷媳妇”)。《燕京岁时记》《清裨类钞》均有“初五日妇女不得出门”的记载,部分地区男性也需避免串门。
2. 忌动针线:民间认为,初五动针线会“戳破财运”或“招来破运”,尤其女性需放下针线活,休息放松。这一禁忌也有对妇女年前忙碌的照顾之意。
3. 忌煮生米:初五当天不能用生米煮饭,否则象征家人“生分”,影响家庭和睦。需用熟食或前一天剩余米饭加热。
4. 忌打碎物品:虽初五“破五”可破部分禁忌,但打碎东西仍被视为不吉利,若不小心打破,需说“碎碎(岁岁)平安”等吉祥话化解。
5. 忌说不吉利的话:延续春节期间的传统,初五仍需避免说丧气话、吵架,保持喜庆氛围。
二、正月初五核心风俗
1. 迎财神: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(五路神,代表东西南北中五路财运)的生日,民间需在零时零分开门,燃香、放爆竹、点烟花迎接财神。商家会备羊头(寓意“吉祥”)、鲤鱼(寓意“年年有余”)等供品,部分地区有“抢路头”习俗(提前至初四接财神,图“早接早发”)。
2. 送穷:又称“送五穷”(穷鬼、穷神),是古代特色岁时风俗。天未亮时,将家中尘土、垃圾扫出门外,象征“送走贫穷”。部分地区有复杂仪式,如剪纸人(代表穷媳妇)送至门外、焚香放炮崩除穷气,或“填穷坑”(吃饱饭,寓意“填满穷坑”)。
3. 吃饺子:俗称“捏小人嘴”,包饺子时用力捏边,象征“捏住小人嘴巴”,避免谗言;部分地区会在饺子里包、枣、糖,寓意发财、好运、甜蜜。天津及附近地区还有“包饺子捏住小人嘴”的讲究。
4. 开市贸易:旧俗春节期间商铺关门,初五视为“开市吉日”,商家会开门迎客,贴对联、挂红灯笼,部分商家会放鞭炮、办“路头酒”,祈求新一年财源广进。
5. 打扫卫生:初五可彻底清扫房屋,将垃圾倒出门外(此前除夕至初四不准倒垃圾,怕“扫走财运”)。打扫时需从里到外,象征“清除晦气”,迎接新气象。
三、正月初五注意事项
1. 不宜做重活:旧时认为,初五做重活(如动土、搬运重物)会“破财”或“遇灾”,需避免。
2. 忌吃藕:部分地区(如北方)忌吃藕,因藕有孔,象征“漏财”,需避免。
3. 忌梳头:旧时认为,初五梳头会“散财”,女性需避免梳理头发。
4. 忌晚睡:初五需早起迎接财神,避免晚睡,保持精神饱满。
5. 忌乱扔垃圾:虽可倒垃圾,但需集中放置,不可随意乱扔,象征“留住财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