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财神的日子是哪天 接财神的故事是什么

admin

接财神是中国民间春节期间极具仪式感的重要习俗,核心日子为农历正月初五,多数地区认为此日是财神的生日,需举行隆重的迎接仪式。部分地区存在时间差异:南方一些区域(如上海)会在正月初四深夜至初五凌晨提前“抢路头”(意为赶早迎接财神,避免错过利市);北方部分地区则在正月初二接财神;还有些地方选择正月初一、初六或农历七月二十二(财帛星君李诡祖的成道日)作为接财神的日子,但正月初五仍是流传最广、参与人数最多的传统日期。

接财神的故事与传说

接财神的习俗植根于深厚的民间信仰与历史传说,主要围绕“财神身份”“起源演变”及“民间趣闻”展开:

接财神的日子是哪天 接财神的故事是什么

1. 财神身份的传说:多版本融合

民间对“财神”的认知有多种版本,其中最主流的是赵公明(道教尊为“正一玄坛元帅”):传说其为终南山隐士,秦时修道成仙,后被玉皇大帝封为“正一玄坛元帅”,职责包括除瘟翦虐、驱病禳灾及主持公道,因能护佑买卖获利,逐渐被视为“正财神”。其形象多为黑面浓须、怒睁圆眼,头戴铁冠,一手执钢鞭,一手捧元宝,身跨黑虎,故又称“黑虎玄坛”。

还有“文财神”比干(《封神演义》中被妲己挖心,因“无心”被认为公平,掌管东路财源)、关羽(晋商将其视为“义财神”,因讲信用、重义气,成为商家守护神,掌管西路财源)、柴王爷(五代后周世宗柴荣,因经商成功、爱民如子,被中原百姓奉为“君财神”,掌管南路财源)等,合称“大五路财神”,覆盖不同方位与财富属性。

2. 习俗起源:从“路头神”到全民迎财神

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可追溯至唐代。据《独异志》记载,长安贩夫王元宝(原名王二狗)因贩琉璃发家,成为长安首富。他感念财帛星君(李相公)的指引,每年正月初五都会到财帛星君庙上之一炷香。百姓纷纷效仿,逐渐形成“初五迎财神”的传统。

宋代时,春节已有“请禄马”“迎财马”的习俗(“财马”为财神的象征,以绘有神像的纸品为主)。明清时期,接财神习俗进一步普及,《清嘉录》(清代顾禄著)明确记载:“正月初五日,为路头神诞辰。金锣爆竹,牲醴毕陈,以争先为利市,必早起迎之,谓之接路头”,此时接财神已从商家扩展至全民,成为春节期间的标志性活动。

3. 民间趣闻:“抢路头”与“财神休妻”

抢路头:为争“头炷香”以获财神眷顾,民间有“抢路头”的习俗。人们会在初四深夜甚至初五凌晨提前点燃爆竹、摆设供品,迎接财神。《清嘉录》中“提防别处迎神早,隔夜匆匆抱路头”的竹枝词,生动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急切场景。

财神休妻:民间流传“财神休妻”的故事,解释了“穷人拜财神未必发财”的缘由。传说财神娘娘因同情乞丐,私自将赵公明的定情耳环赠予对方,赵公明得知后大怒,将娘娘赶下佛龛。此后,民间认为“财神只眷顾富人”,穷人供奉难以显灵,这一传说也为接财神习俗增添了戏剧性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