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除夕的风俗有哪些

admin

浙江人除夕前的准备工作围绕“辞旧迎新”展开,核心是扫尘与备年货。腊月二十四前后,家家户户会进行彻底的大扫除,擦拭门窗、整理房间、清洗器具,寓意“除陈布新”,扫除旧年的晦气与烦恼。要准备丰富的年货:杭州人会备春卷、素烧鹅等特色小吃;温州人做松糕(印有吉祥花纹,寓意“年年高升”);嘉兴人打年糕(糯米制成,柔糯清甜,象征团圆);台州人做馒头(“不吃馒头,哪能叫过年?”体现团圆之意)。这些食物不仅是年夜饭的主角,更是年味的载体。

二、除夕当日:阖家团圆,仪式感拉满

1. 贴年红与祭祖:除夕当天,家家户户会贴春联、门神、窗花(红纸黑字或五彩图案,寓意喜庆与驱邪),还会在门口贴“福”字(大门“福”字正贴,屋内可倒贴,寓意“福到”)。傍晚时分,浙江多地保留祭祖习俗:舟山人办“祖宗羹饭”(丰盛酒席,祭拜,祈求祖先庇佑);绍兴人举行“祝福大典”(祭拜“南朝圣众”,延续鲁迅笔下的传统);金华浦江有“板凳龙舞”(数百条板凳连成长龙,夜间点亮灯火巡游,气势恢宏)。

浙江除夕的风俗有哪些

2. 吃年夜饭:团圆与寓意:年夜饭是除夕的核心,家人务必团聚。杭州人的年夜饭重口,鸡鸭鱼肉俱全,还有粽子(四角粽,酱油肉粽、细沙粽为主,寓意生活富足);宁波人早餐必吃汤团(白糖、猪油、芝麻馅,象征团团圆圆);温州人的“分岁酒”必有松糕(夹酱油肉肥肉,甜中带咸)和鱼丸(象征圆满);湖州安吉杭垓镇有做印糕习俗(用印糕板压出福禄寿喜、梅兰竹菊等图案,柔糯香甜);嘉兴人吃烧麦、圆子、糕(讨“吉祥”口彩,小辈给长辈拜年,当天不倒垃圾)。

3. 守岁与压岁钱:年夜饭后,家人围坐一起守岁(通宵不眠,等待新年到来),所有房间通宵开灯(寓意驱鬼、生意忙碌)。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(用红线串铜钱,或小额现金,寓意驱邪避害、平安健康),部分地区(如富阳)还有平辈互赠压岁钱的习俗,传递真挚情谊。

三、特色地方风俗:多元文化交融

浙江各地除夕风俗因地域文化不同而有差异:杭州人除夕夜会去灵隐寺、净慈寺烧“头香”(祈求新年平安);宁波象山、宁海有“盘龙灯”习俗(渔民用竹篾扎龙,游街祈求风调雨顺);温州有“拦街福”(元宵期间,沿街设戏台、灯彩,全城狂欢);金华有“斗牛”(古代祭神民俗,现演变为民间娱乐,牛群争斗场面激烈);衢州部分地区(如江山市四都镇洞村)腊月二十七过大年(延续旧俗,早于常规除夕);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有“畲族火把节”(正月,村民举火把 *** 、唱山歌、跳竹竿舞,通宵达旦)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