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全国总体降水特征
2025年夏季(6月至8月),全国平均降水量336.2毫米,较常年同期(331.7毫米)略偏多1.3%。但降水分布极不均衡,呈现“北涝南旱”格局——北方多地降水异常偏多,南方部分地区降水偏少。
二、北方及重点区域降水偏多情况
1. 华北、东北等地:华北雨季7月5日开始,较常年偏早13天,为1961年以来最早;持续时长59天(较常年偏长29天),累计雨量356.6毫米(较常年偏多161.1%),创1961年以来历史新高。北京、内蒙古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。西北东部、华北大部、东北东南部、西南南部和中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。
2. 部分省份具体表现:辽宁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至4成,辽河干流、大小凌河、鸭绿江流域降水明显偏多(其中浑河、太子河流域偏多2成左右,辽河干流、大小凌河、鸭绿江流域偏多3至4成);揭阳夏季降水较常年偏多1至2成(约1100~1200毫米);眉县夏季降水量300~400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多1~2成。
三、南方及重点区域降水偏少情况
南方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少:华东南部、华中南部、华南北部、新疆中北部等地降水偏少2~5成,将出现阶段性气象干旱;长江流域中游洞庭湖鄱阳湖水系、浙江钱塘江和福建闽江、新疆中北部等地需警惕阶段性干旱。
四、极端降水事件
主汛期期间,全国共出现20次区域性暴雨过程,暴雨过程多、点强面广,局地极端性强。湖北咸丰(358.3毫米)、河北易县(351.7毫米)、贵州织金(279.7毫米)等31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。华北、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多地日降雨量和累计雨量破纪录(如7月23日至29日的特强强降雨过程)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