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了大暑天气还热吗 关于大暑节气的古诗有哪些

admin

过了大暑天气仍会热,但逐渐由酷热向凉爽过渡

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季最后一个节气,也是全年高温强度最强、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段之一。民间素有“冷在三九,热在中伏”的说法,大暑多处于三伏天的中伏阶段,此时地表热量积累达到峰值,加上副热带高压持续控制,晴热高温天气仍将持续。

进入大暑后,虽然整体仍处于炎热区间,但天气会逐步发生变化:一方面,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,白天时长缩短,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;副热带高压开始松动,北方冷空气逐渐活跃,部分地区会出现“秋老虎”(短期回热天气,气温可达35℃以上),但持续时间较短。总体来看,大暑过后的炎热程度会慢慢缓解,天气逐渐向凉爽过渡,但完全摆脱高温通常需要24周,南方部分地区甚至要到9月上旬才会明显转凉。

过了大暑天气还热吗 关于大暑节气的古诗有哪些

关于大暑节气的经典古诗

大暑节气的高温与闷湿,激发了文人墨客对“凉”的向往,留下了许多描绘暑热、寻求清凉的经典诗作:

1. 《咏廿四气诗·大暑六月中》(唐·元稹)

“大暑三秋近,林钟九夏移。桂轮开子夜,萤火照空时。”

诗中点出大暑节气的时间节点(接近秋天、九夏将尽),并通过“桂轮”(月亮)、“萤火”等意象,勾勒出夏夜的静谧与清凉,传递出对季节更迭的期待。

2. 《销夏》(唐·白居易)

“何以销烦暑,端居一院中。眼前无长物,窗下有清风。热散由心静,凉生为室空。”

白居易以“”“空室”为清凉之法,强调心境平和是抵御暑热的关键。诗中“热散由心静,凉生为室空”一句,道尽了“心静自然凉”的生活智慧。

3. 《大暑》(宋·曾几)

“赤日几时过,清风无处寻。经书聊枕籍,瓜李漫浮沉。”

诗人用“赤日”“无处寻清风”直白描绘大暑的酷热,而“经书枕籍”“瓜李浮沉”的细节,则生动还原了夏日消暑的生活场景,充满烟火气。

4. 《夏日山中》(唐·李白)

“懒摇白羽扇,裸袒青林中。脱巾挂石壁,露顶洒松风。”

李白以豪放的笔触,写自己在山中避暑的随性:不摇扇、 *** 衣,露顶享受松间凉风。这种“与自然合一”的清凉方式,充满浪漫主义色彩。

5. 《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》(宋·黄庭坚)

“蕲竹能吟水底龙,玉人应在月明中。何时为洗秋空热,散作霜天落叶风。”

诗人借“笛声”“月光”营造清凉意境,末句“散作霜天落叶风”的想象,更是将“求凉”的愿望推向极致,表达了对秋凉的迫切期盼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