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的古诗分享 立秋每年的时间是一样吗

admin

1. 《立秋》(唐·刘翰)

“乳鸦啼散玉屏空,一枕新凉一扇风。睡起秋声无觅处,满阶梧桐月明中。”

诗中通过“乳鸦啼散”“玉屏空”“新凉”“梧桐月”等意象,勾勒出立秋夜的静谧与新凉初至的氛围,末句以“满阶梧桐”暗合“一叶知秋”的典故,细腻传递出季节更迭的微妙。

立秋的古诗分享 立秋每年的时间是一样吗

2. 《立秋夕有怀梦得》(唐·白居易)

“露簟荻竹清,风扇蒲葵轻。一与故人别,再见新蝉鸣。是夕凉飚起,闲境入幽情。回灯见栖鹤,隔竹闻吹笙。”

白居易以“露簟”“荻竹”“风扇”等夏日器物开篇,转而写“新蝉鸣”“凉飚起”,将夏秋之交的细微变化融入闲适的生活场景,末句“栖鹤”“吹笙”更添幽远意境。

3. 《秋词》(唐·刘禹锡)

“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”

此诗打破传统“悲秋”基调,以“晴空一鹤”的壮美景象,表达对秋日的赞美。立秋虽至,但诗中毫无萧瑟之感,反而充满昂扬向上的诗情,展现了秋天的开阔与生机。

4. 《立秋日曲江忆元九》(唐·白居易)

“下马柳阴下,独上堤上行。故人千万里,新蝉三两声。城中曲江水,江上江陵城。两地新秋思,应同此日情。”

白居易以“柳阴”“堤上行”“新蝉”等细节,写立秋日的漫步与思念。末句“两地新秋思,应同此日情”,将个人思念与友人关联,秋思更显绵长。

5. 《立秋》(宋·方岳)

“秋日寻诗独自行,藕花香冷水风情。一凉转觉诗难做,付与梧桐夜雨声。”

方岳以“藕花香冷”“水风情”写立秋的水乡景致,“一凉转觉诗难做”则道出秋凉带来的思绪变化,末句“梧桐夜雨”以景结情,余韵悠长。

二、立秋每年的时间是否一致

立秋的时间并非完全固定,但差异较小。通常在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,少数年份为8月9日。这一时间由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决定——当太阳到达黄经135°时,即为立秋。

立秋时间的微小波动,主要与地球公转的精确周期(约365.2422天)有关。二十四节气是将一个回归年24等分,因此每个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会有12天的偏差,但整体保持相对稳定。例如,2023年立秋为8月8日,2024年为8月7日,2025年为8月7日,均在8月上旬范围内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