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夏后,自然界阳气渐长、阴气转弱,应顺应“阳盛阴虚”的变化,适当晚睡(不超过23点)早起(6点左右),以接受天地清明之气。中午11点至13点(午时)是心经最活跃的时段,需适当午睡(1530分钟),缓解白天疲劳,稳定心神,避免熬夜耗伤心血。
2. 饮食:增酸减苦,清淡易消化
立夏后,肝气渐弱、心气渐强,饮食需遵循“增酸减苦、补肾助肝、调养胃气”的原则。宜多吃酸味食物(如山楂、西红柿),收敛阳气;适量摄入苦味食物(如莲子、苦丁茶、白茅根),清解暑热但不伤脾胃。避免过多食用寒凉食物(如冷饮、冰饮),以免阻碍阳气生发,损伤脾胃;同时忌油腻、辛辣食物,以防湿热内生。
3. 运动:温和有氧,避免大汗
立夏后,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但“汗为心之液”,剧烈运动易导致大汗伤阴、耗气。建议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(如清晨或傍晚散步、太极拳、八段锦、瑜伽),每周35次,每次30分钟左右。运动后及时补充温水或淡盐水,维持电解质平衡,避免脱水。
4. 情志:戒怒戒躁,静心安神
夏季高温易引发心烦气躁、焦虑不安等情绪,中医认为“暑易伤气、暑易入心”,情绪波动过大易伤心神。需保持神清气和、心情愉悦,可通过、冥想、书画、园艺、听舒缓音乐(如《春江花月夜》《平湖秋月》)等方式,调节情绪,避免大喜大悲。
5. 养心: *** 穴位,保护心气
立夏养心可辅助 *** 以下穴位:① 内关穴(腕横纹上2寸,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):每日按揉100200次,能宁心安神、和胃降逆;② 劳宫穴(手握成拳,中指尖所点之处):按揉可清心火、安心神;③ 心包经拍打(上臂至中指尖):晚上79点拍打200次左右,增强心脏供血能力。
立夏日忌讳
1. 忌坐门槛
旧时民间认为,立夏日坐门槛会导致夏天疲倦多病,需避免。
2. 忌无雨
河南、贵州、云南等地有“立夏无雨,锥头无米”的俗谚,认为立夏日无雨会引发干旱,影响农作物收成。
3. 忌不称体重
立夏日称体重是传统习俗,据说称了体重后可不怕夏季炎热、不会消瘦;若未称体重,夏季可能畏热、食欲不振甚至生病。
4. 忌食用寒凉之物
立夏后,人体阳气外盛内虚,过多食用寒凉食物(如冷饮、冰饮、生冷瓜果)会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腹胀、腹泻、食欲减退等症状。
5. 忌情绪暴躁
夏季高温易引 *** 绪波动,暴躁易怒会加重心火,导致心烦、失眠、血压升高等问题,需保持心态平和。
6. 忌熬夜觉少
熬夜会耗伤心血,影响心神安宁,立夏后应养成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保证充足睡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