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上八煞是风水学中以“坐山”或“来龙”为核心的方位煞气理论,旨在通过八卦、五行与地支的生克关系,判断宅地或墓地是否存在方位性凶煞。其本质是古人对“山势方位煞气”交互关系的经验,强调“龙”(来龙/坐山)与“方位”的冲克禁忌,是传统风水实践中“审龙”“立向”的关键参考。
龙上八煞的理论渊源
该理论起源于汉代京房的纳甲法,经唐代杨筠松、宋代赖文俊等风水宗师发展完善。杨筠松在《铜函经》中首次从“卦爻纳甲”角度阐释其原理(如“坎纳戊,辰戌为官鬼”),《青囊奥旨》《地理五诀》等经典进一步系统,最终形成“八煞对应方位”的固定体系,成为风水师判断吉凶的重要工具。
龙上八煞的具体组成与口诀
龙上八煞的口诀为:“坎龙坤兔震山猴,巽鸡乾马兑蛇头,艮虎离猪为煞曜,宅墓逢之一齐休”。口诀将八卦(坎、坤、震、巽、乾、兑、艮、离)与特定地支(辰、卯、申、酉、午、巳、寅、亥)结合,对应八组“坐山煞位”禁忌:
坎卦(壬子癸三山):煞位为辰(东南偏东),五行土克坎水;
坤卦(未坤申三山):煞位为卯(正东),五行木克坤土;
震卦(甲卯乙三山):煞位为申(西南偏西),五行金克震木;
巽卦(辰巽巳三山):煞位为酉(正西),五行金克巽木;
乾卦(戌乾亥三山):煞位为午(正南),五行火克乾金;
兑卦(庚酉辛三山):煞位为巳(东南偏南),五行火克兑金;
艮卦(丑艮寅三山):煞位为寅(东北偏东),五行木克艮土;
离卦(丙午丁三山):煞位为亥(西北偏北),五行水克离火。
龙上八煞的核心原理
其核心逻辑是“五行相克”:煞位的五行属性克制坐山或来龙的五行属性,形成“煞气”。例如,坎卦(水)的煞位辰(土),土克水则凶;坤卦(土)的煞位卯(木),木克土则凶。若煞位存在形煞(如尖角、直路、破碎山峰)或水煞(如水流冲射),则会加剧凶煞的影响,主宅墓不宁。
龙上八煞的凶应与忌讳
若宅地或墓地犯龙上八煞,常见凶应包括:健康问题(如坎龙煞主肾病、离猪煞主心血管病)、财运损失(如艮虎煞主破财、兑蛇头煞主投资失利)、人际是非(如乾马煞主官司、巽鸡煞主口舌)、意外灾祸(如震山猴煞主伤灾、坤兔煞主女性疾病)。忌讳包括:煞位不可有形煞(如高楼、电线杆)、不可有水冲射(如河流、道路)、不可立向对着煞位。
龙上八煞的实践应用与化解
在风水实践中,龙上八煞主要用于“立向”与“审龙”:立向时需避开煞位(如坎龙入首不可立辰向);审龙时需检查来龙方位是否与煞位冲突(如坤龙来龙不可见卯方尖峰)。化解 *** 主要有三种:五行制化(如坎龙煞用金属物品泄土气)、遮挡法(如用屏风阻隔煞位)、引气法(如用水景引导气场转化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