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婚是男女双方恋爱关系中,男方主动向女方表达结婚意愿的关键行为,核心是“征求女方的同意”,标志着恋爱关系向婚姻过渡的起点。而订婚是双方家庭及个人对婚姻关系的正式确认,是结婚前的必要准备环节,核心是“确立准夫妻身份”,意味着双方已就婚姻达成共识,即将进入婚姻的预备阶段。
2、参与主体不同
求婚的参与者以情侣二人为主,可选择仅两人私下进行(如家中、餐厅),也可邀请朋友见证(如电影院、户外场地),但双方父母通常不直接参与。订婚的参与者则扩展至双方家庭及亲友,需由男方携带礼品、礼金前往女方家洽谈婚事(如传统“纳采”流程),或举办订婚宴邀请亲朋好友共同见证,强调家庭的介入与认可。
3、仪式性质与流程不同
求婚仪式浪漫、私密、个性化,注重情感表达,流程灵活多样(如单膝跪地送戒指、用蜡烛摆爱心、播放爱情视频等),没有固定模式,关键是让女方感受到男方的诚意。订婚仪式正式、庄重、传统,注重礼数与规范,流程相对固定(如传统“六礼”中的纳采、纳征,现代简化为送聘礼、订婚宴、交换戒指等),需遵循当地习俗(如男方准备聘金、首饰,女方回礼等)。
4、法律属性不同
求婚不具有法律约束力,仅为男女双方的情感表达,即使求婚成功,双方仍可自由选择是否结婚。订婚在法律上属于身份契约,但根据我国现行法律,订婚并非结婚的必备程序,不经订婚的婚姻仍具有法律效力;婚约不得强制执行,若一方不愿履行,可协商解除,无需承担法律责任(但需处理彩礼返还等财物纠纷)。
5、目的与结果不同
求婚的主要目的是确认女方的结婚意愿,是恋爱关系的“终点”(恋爱圆满的体现),若女方同意,则进入婚姻的准备阶段。订婚的主要目的是向家人及社会宣布准夫妻身份,并开始着手筹备婚礼(如选日子、订酒店、拍婚纱照等),是婚姻的“起点”(正式迈向婚姻的关键步骤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