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厄尔尼诺强度

admin

2025年厄尔尼诺现象已进入中等以上强度区间,部分国际机构预测其峰值强度可能接近或达到强厄尔尼诺级别(如海温距平累积≥7.1℃),且持续时间较长(至少810个月)。

1. 强度判定与机构预测

根据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的介绍,本次厄尔尼诺事件至少持续810个月,冬季将达到峰值,属于中等以上强度,与20092010年厄尔尼诺事件(中等强度)的类比性较强,但具体峰值仍需进一步监测。多家国际机构(如NOAA、世界气象组织)预测,2025年厄尔尼诺重现概率高达60%70%,且强度较近年偏强,部分模型显示其发生概率是拉尼娜现象的2倍。

2025年厄尔尼诺强度

2. 发展阶段与关键指标

截至2025年6月,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(海温持续异常偏暖),标志着拉尼娜现象(持续近三年)正式结束。预计夏季(68月)厄尔尼诺将持续发展,冬季(122月)达到峰值,期间海温距平(较长期平均值)可能突破1℃,接近强厄尔尼诺的阈值(≥1.5℃)。

3. 与历史事件的对比

本次厄尔尼诺的强度虽不及2014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(全球最暖纪录年份),但较20092010年中等厄尔尼诺更强。叠加全球变暖背景,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可能更显著,如全球气温可能再创纪录、极端天气(暴雨、干旱、高温)频率增加。

4. 对全球及我国的影响

中等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将导致全球气候模式切换:我国南方(长江流域)梅雨增强,洪涝风险上升;北方(华北、东北)可能出现高温干旱,农业用水紧张;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数量可能减少,但登陆台风强度增强(如2018年“山竹”)。全球范围内,极端热浪、暴雨洪涝等灾害的概率将显著增加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