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元旦的习俗与中国春节的“同”与“不同”
日本元旦(公历1月1日)是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,相当于中国的春节,但经过明治维新后的西化改革,习俗在保留传统内核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。
1. 节日名称与时间:公历元旦 vs 农历春节
日本自1873年明治维新后,废除农历,将新年固定在公历1月1日,称为“正月”(しょうがつ);而中国仍保留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传统。日本新年假期通常为12月29日至1月3日(部分企业延长至1月5日),与中国春节的7天长假不同。
2. 除夕习俗:大晦日与除夜之钟
日本称除夕为“大晦日”(おおみそか),核心习俗是“除夜之钟”(じょうやのかね)——寺庙会在午夜敲响108下钟声,象征驱除108种烦恼,迎接新年清净。与中国春节的“守岁”类似,日本人会全家团聚,吃“年越荞麦”(としこしのそば,细长荞麦面),寓意切断过去一年的烦恼,祈求长寿。而中国除夕的“年夜饭”以饺子为主,更强调家庭团聚的仪式感。
3. 新年装饰:门松与注连绳
日本新年会在家门口摆放“门松”(かどまつ),由松、竹、梅和橘子组成——松象征长寿,竹代表坚韧,梅寓意坚强,橘子谐音“吉”,整体表达对新年吉祥的期盼。同时会悬挂“注连绳”(しめなわ),用草绳连接神界与人界,防止邪灵进入。中国春节则有贴春联、福字的习俗,红纸黑字的春联象征喜庆,倒贴的“福”字寓意“福到”,更注重文字的吉祥寓意。
4. 初诣:新年首次参拜
元旦当天或前3天,日本人会进行“初诣”(はつもうで),即新年之一次前往神社或寺庙参拜,感恩过去一年的庇佑,祈求新一年的平安与顺利。热门神社如东京的明治神宫、京都的伏见稻荷大社,往往人流量远超平时,甚至需要通宵排队。中国春节也有“拜年”习俗,但主要是走亲访友,向长辈磕头或鞠躬拜年,形式更偏向人际互动。
5. 饮食文化:御节料理与荞麦面
日本新年的核心饮食是“御节料理”(おせちりょうり),用双层漆盒盛装,包含虾(象征长寿,弯曲的身体像老人)、鱼子(代表子孙繁衍)、黑豆(谐音“认真”,寓意新年勤奋)、茨菰(带新芽,象征发展)、牛蒡(根深扎土地,象征家庭稳固)等食材,每种食材都有吉祥寓意。而中国春节的年夜饭更丰富多样,北方吃饺子(象征财富,形状像元宝),南方吃年糕(象征年年高升),还有鱼(象征“年年有余”)等,更强调食物的数量与种类。
6. 娱乐活动:红白歌会与春节晚会
日本除夕夜的标志性娱乐是“红白歌会”(こうはくうたかい),始于1951年,由女性歌手组成红队、男性歌手组成白队,交替演唱经典歌曲,类似中国的“春晚”。但红白歌会更侧重音乐表演,没有小品、相声等综艺元素,且观众以家庭为主,更强调温馨的氛围。中国春节晚会有更多样化的节目,如小品、相声、歌舞、杂技等,是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“文化盛宴”。
7. 压岁钱:年玉与红包
日本新年会给子女及亲戚孩子发“年玉”(おとしだま,压岁钱),通常用精美的红包包装,金额根据年龄和关系而定,一般10005000日元(约合人民币50250元)。而中国春节的红包金额更大,且更注重“压岁”的寓意——传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,保护孩子平安,因此长辈会给晚辈发红包,表达关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