愚人节(英语:April Fool's Day,法语:Poisson d'avril),又称万愚节、幽默节,是西方民间传统节日,节期固定在每年4月1日。其核心特征是通过互相欺骗、捉弄的方式传递幽默,营造轻松诙谐的氛围——在这一天,人们会用假话、恶作剧或假物品愚弄他人,上当者被称为“四月傻瓜”(April Fool)或“上钩的鱼”(Poisson d'avril),而玩笑通常会在中午12点前结束,过时则会被视为“更大的傻瓜”。
愚人节的起源:多元说法并存
愚人节的起源并无统一结论,主要有以下几种主流说法:
法国格里历改革说(最普遍):1564年,法国国王查理九世推行格里历(现行阳历),将新年从4月1日改为1月1日。部分守旧者仍坚持在4月1日庆祝新年,主张改革的人便用假礼物、假邀请等方式嘲弄他们,逐渐形成“愚人节”习俗。
宗教与传说衍生说:部分观点认为,愚人节源于宗教历史事件,如西班牙“异端裁判所”对非徒的迫害(臣民以说谎取乐)、纪念受难的“伪节日”等,但这些说法缺乏确凿史料支撑。
古老传统延续说:有研究指出,愚人节与古罗马“嬉乐节”(3月25日)、印度“诠俚节”(3月31日)、伊朗“Sizdah bedar”(波斯新年第13天,4月1日左右)等古老恶作剧传统有关,这些节日均以互相开玩笑为核心。
愚人节的典型活动:欢乐与创意并存
愚人节的习俗以“愚弄”为核心,形式多样且充满创意:
家庭聚会与假环境布置:人们会用水仙花、雏菊装饰房间,将房间布置成圣诞节、新年等节日风格,迎接“假客人”,并向其祝贺“圣诞快乐”“新年快乐”,制造惊喜。
鱼宴与假菜:4月1日的鱼宴是特色活动,邀请函用彩色纸板做成小鱼,餐桌上摆放鱼缸、钓鱼竿,菜品多为鱼形或伪装成其他食物的“假菜”(如用牡蛎鸡尾酒伪装色拉、用甜面包屑和鲜蘑伪装烤土豆)。
街头与社会恶作剧:常见的恶作剧包括:将细线拴着的钱包丢在街上,暗处拉线“抢钱包”;把砖头放在破帽子下放在马路中央,等待路人踢它;小孩告诉父母“书包破了个洞”或“脸上有黑点”,待大人俯身查看时喊“四月傻瓜”并跑开。
公共机构参与:在一些国家(如波兰),媒体、公共机构甚至会加入恶搞行列,发布虚假新闻或举办假活动,但普通民众通常会避免在这一天举行重要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