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源于嬴姓,以国名为氏(主流起源)
徐姓最核心的起源是嬴姓。远祖可追溯至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(嬴姓),其后代皋陶担任尧舜时期的理官(掌管刑法),因功赐姓“嬴”。皋陶之子伯益(又称大费)佐大禹治水有功,被夏王封于徐(故地在今安徽省泗县北),建立徐国(历夏、商、周三代,活跃于江淮之间)。春秋时期,徐偃王因施行仁政,得到江淮诸侯拥戴,却因反周被周穆王联合楚国所灭。其后代为纪念故国,以“徐”为氏,尊徐若木(伯益之子,首封徐国者)为得姓始祖。
2. 源于子姓,出自殷商遗民
周朝初期,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与“三监之乱”后,将殷商遗民拆分为六个氏族(称为“殷民六族”),分封给鲁公伯禽。其中徐氏族即为殷商后裔,这一支徐姓虽与商王族的“子姓”有渊源,但仍以“徐”为氏,融入华夏徐姓体系。
3. 源于少数民族汉化改姓
徐姓的形成也融合了多个少数民族的血缘:
蒙古族:北魏时期宁夏、甘肃的氐族(属东夷族群)有改徐姓者;蒙古族舒穆尔氏(世居克什克腾、大黄山)、兀苏德氏(源出蒙古旭烈兀部)等氏族,明清时期多冠汉姓为徐;明朝初期,蒙古族人七十五归附明朝,被明成祖朱棣赐汉姓“徐晟”,其后代以徐为氏。
朝鲜族:唐朝时期,百济国(今韩国扶余郡)王子扶余隆(后被封为熊津都督)改称“徐余隆”,为朝鲜族徐氏鼻祖;新罗国牙山人徐信一、高丽时期叛徒判书徐进等,均为朝鲜族徐姓的重要来源。
满族:满族舒禄氏(世居长白山区)、徐穆尔氏(源出金国女真斜卯部)、徐吉氏(世居徐吉和罗,今辽宁抚顺)等氏族,清朝时期集体改汉姓为徐。
其他民族:土族(出自辽金时期阻卜部,后转音为“徐卜”)、其他少数民族(如锡伯族、 *** 等)也有汉化改徐姓的情况。
以上是徐姓的主要起源,其中嬴姓以国名为氏是最核心的来源,而少数民族改姓则为徐姓的发展注入了多元基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