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处暑节气的时间为8月23日(星期六)。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,通常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,2025年对应的具体时刻为8月23日4时33分52秒。
处暑节气的气候特点
1. 气温变化:由热转凉,昼夜温差加大
处暑标志着炎热暑天结束,气温逐日下降,但“处暑热不来”(民间谚语),短期内仍有高温反复(如南方“秋老虎”)。总体来看,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立秋降低1.5℃左右:华北、西北、东北地区处于15~20℃之间,长江以南地区约25℃,而华南西部8月下旬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3℃的低温。
2. 降水特征:整体减少,区域分布不均
处暑后,全国降水呈现“东多西少”转换趋势:华南中部雨量仍较多(一年里的次高点),需注意蓄水;西南、华西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和山地地形影响,易发生雷暴雨;西北地区降水稀少(不足20mm),东北、华中、华东、西南地区降水集中在40~80mm之间。
3. 湿度与体感:干燥加剧,“秋乏”明显
处暑时节,空气湿度降低,气候逐渐变得干燥,人体易出现口鼻干燥、咽干唇焦等燥症。昼夜温差加大(如北方“夜凉如水昼暖阳”),加上暑热余威未消,人们容易产生“秋乏”现象(懒洋洋的疲劳感)。
4. 特殊天气:“秋老虎”与“秋雨凉”
“秋老虎”:出伏后(2025年8月19日出伏,早于处暑),北方冷空气难南下,南方高温核心区(四川盆地、江南等地)可能持续至9月上旬,体感闷热(湿度高时体感温度比实际高35℃)。
“一场秋雨一场凉”:处暑后每下一场雨,气温会明显下降,民间有“立秋三场雨,麻布扇子高搁起”的说法,意味着后续凉爽天气将逐步增多。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