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去世封包怎么写 老人去世如何写封包

admin

老人去世封包(又称“冥包”“袱包”)的书写规范

封包是生者向逝者传递哀思、寄送冥币的重要载体,传统书写需遵循竖排、从右至左的旧式格式,核心内容包括标题、称呼、正文、落款四部分,且需根据逝者身份、与送包者的关系调整用词。

一、封包正面的书写规范(从右至左,竖排)

老人去世封包怎么写 老人去世如何写封包

1. 右上角:标注时间(可选但常见)

用于说明烧包袱的具体时节(多为传统祭日),如“中元之期”“清明之期”“孟兰之期”(中元节、清明节、盂兰盆节是常见的烧包袱日子)。若为周年祭,可写“××周年之期”(如“先父去世三周年之期”)。

2. 中间部分:核心称呼与收件人信息

此为封包的核心,需明确逝者身份与关系,格式如下:

对父亲(去世三年内):写“新逝显考×府讳××老大人收用”(“显考”是对去世父亲的敬称,“×府”代表逝者家族,“讳××”是逝者名讳,需避讳直呼其名);

对父亲(去世三年后):写“故显考×府讳××老大人收用”(“故”表去世,“显考”仍为敬称);

对母亲(去世三年内):写“新逝显妣×府×氏老孺人收用”(“显妣”是对去世母亲的敬称,“×氏”为母姓);

对母亲(去世三年后):写“故显妣×府×氏老孺人收用”;

对祖父母:将“考”改为“祖考”(祖父)、“妣”改为“祖妣”(祖母),如“故显祖考×府讳××老大人收用”。

3. 左下角:落款(送包者信息)

需注明送包者的身份与人数,常见格式:

子女后代:写“孝男×××率孙×××、曾孙×××叩”(“孝”表孝意,“率”表带领,若有多代需逐一列出);

兄弟姐妹:写“孝弟×××、孝妹×××叩”(若为独子,可写“孝子×××率全家叩”);

配偶:写“夫×××叩”(女性逝者则写“妻×××叩”);

其他亲属:如“侄×××叩”“外甥×××叩”(需根据具体关系调整)。

二、封包背面的书写规范

在封包的折痕处(封口处) 用毛笔或签字笔写一个“封”字(草体或楷体均可),寓意“封口”,防止冥币在送往阴间的途中丢失。

三、特殊情况说明

代烧包袱:若无法亲自到坟前烧包袱,需在正面顶部中间写“力夫”二字(代表给搬运冥币的“力夫”的报酬),并在背面注明送包者信息;

空白封包:若使用无固定格式的空白封包,需在正面顶部居中写“牛眠之敬”(“牛眠”指墓地,寓意对逝者的敬意),左下角具名(如“×××敬”)。

四、书写注意事项

纸张与颜色:需用白色素纸(如白纸、白信封),忌用彩色或带有喜庆图案的纸张(如红纸、金纸);

文字规范:所有文字需用黑色书写,忌用红色(红色在丧事中代表不吉利);

避免涂改:书写时需工整,避免涂抹或错别字,以示对逝者的尊重。

以上规范为传统习俗中的常见要求,部分地区可能存在差异(如部分地区称“显妣”为“老孺人”,称“显考”为“老大人”),可根据当地习惯调整,但核心格式需保持一致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