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预防农作物不受灾

admin

一、灾前预防:构建“防灾抗灾减灾”一体化防线

1. 强化监测预警与信息传递:整合气象、水利、农业农村等部门资源,建立“天空地”一体化监测 *** ,实时跟踪暴雨、干旱、高温、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动态;通过电视、短信、微信公众号、农村大喇叭等多渠道,及时向农户发布灾害预警和针对性防御指南(如“倒春寒”期间提醒灌水保温、“干热风”期间提示浇灌浆水),确保预警信息“到户、到田、到人”。

2.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:加大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投入,完善田间灌排体系(如疏通沟渠、新建泵站、配套节水设施),提高农田防洪排涝、抗旱保墒能力;例如,湖南张家界永定区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,将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业损失同比下降30%。

如何预防农作物不受灾

3. 选用抗逆品种与种子处理:根据当地灾害特点,选择抗旱(如耐旱玉米品种)、抗涝(如耐渍水稻品种)、抗病虫害(如抗稻瘟病小麦品种)的优良品种;播种前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(如小麦用苯醚·咯·噻虫包衣、玉米用咯菌腈拌种),有效预防土传病害(如根腐病)和地下害虫(如蛴螬)。

4.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:定期检修加固大棚、畜禽圈舍、渔港等农业设施,确保其在灾害中能抵御风雨;清理田间排水沟渠(如“十字沟”“丰产沟”),确保暴雨后田间积水能快速排出,降低渍涝风险。

二、灾中应急:快速响应降低灾害损失

1. 及时抢排积水:暴雨或洪涝发生后,组织机械(如抽水泵、挖掘机)和人力,之一时间疏通田间沟渠和田外排水系统,抢排积水;对于受淹作物,及时扶正倒伏植株(如水稻、玉米),清除叶片上的泥沙,促进光合作用恢复。

2. 加强田间管理:受涝后及时中耕松土(如玉米、大豆田块),破除土壤板结,改善通透性,促进根系生长;根据作物长势追施速效肥(如水稻追施尿素、玉米追施复合肥),补充养分流失,增强植株抗逆能力;对受灾较轻的作物,喷施叶面肥(如0.2%磷酸二氢钾+0.3%尿素)和植物生长调节剂(如赤霉·乙·芸苔),提高抗逆性。

3. 抢收成熟作物:在灾害来临前(如台风、暴雨),组织农户抢收已成熟的作物(如小麦、蔬菜),减少田间损失;对无法及时收获的作物,采取覆盖(如塑料薄膜、防雨布)、加固(如捆绑玉米植株)等措施,降低灾害影响。

三、灾后恢复: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

1. 补种改种短生育期作物:对因灾绝收的田块,及时翻耕整地,选择早熟、抗逆性强的作物(如白菜、萝卜、秋菠菜、秋玉米)进行补种或改种;例如,河南商丘在小麦绝收后,引导农户改种生育期短的蔬菜,弥补损失。

2. 加强病虫害防控:灾害过后,田间湿度大、温度适宜,易引发病虫害(如水稻纹枯病、玉米大小斑病、蔬菜霜霉病),需加强监测,及时开展统防统治(如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施杀菌剂、杀虫剂),严控病虫害扩散。

3. 修复农业设施与基础设施:及时修复受损的大棚、圈舍、渠道、泵站等设施,恢复农业生产条件;例如,台风过后,加固大棚骨架、修复破损的灌溉管道,确保后续生产正常进行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