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降和白露有什么区别

admin

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公历9月7日9日之间交节;霜降是第十八个节气,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24日左右。

2. 太阳位置不同

白露时,太阳到达黄经165度;霜降时,太阳到达黄经210度。随着太阳直射点持续南移,霜降时的太阳高度角更小,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更弱。

霜降和白露有什么区别

3. 代表寓意不同

白露的核心寓意是“天气转凉”,标志着夏季的闷热基本结束,秋季正式来临,昼夜温差开始显著增大(如我国北方多地昼夜温差可达10℃以上);霜降则表示“天气渐冷、开始降霜”,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关键节点,此时气温进一步下降(北方多地日均温可降至10℃以下),夜间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常低于0℃,水汽易凝结成霜。

4. 物候现象不同

白露的三候为:“一候鸿雁来;二候玄鸟归;三候群鸟养羞”。此时北方气温下降,鸿雁、燕子等候鸟开始南飞避寒,百鸟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;霜降的三候为:“一候豺乃祭兽;二候草木黄落;三候蜇虫咸俯”。此时豺狼等肉食动物开始捕捉猎物并堆积起来(古人认为是“祭祀上天”),草木逐渐枯萎凋零,蛰伏的昆虫也进入冬眠或闭户不出状态。

5. 气候特征不同

白露时节,全国大部分地区(尤其是北方)昼夜温差加大,清晨时分地面和植物叶子上会出现晶莹的露珠(因夜间气温降至10℃左右,水汽凝结而成),但整体仍以晴朗少雨为主;霜降时节,冷空气活动更频繁,气温更低,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(部分地区可达15℃以上),不仅露珠会凝结成霜(夜间气温降至0℃以下,水汽直接凝华成固态冰晶),北方部分地区还会出现初霜冻,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(如需防范霜冻对晚熟作物的危害)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