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春日有什么风俗活动

admin

迎春:古代自周代起就有立春前三日斋戒、立春日东郊迎春的礼仪,后世演变为地方性的迎春巡游与仪式,寓意祈求丰收与国泰民安。清代文献记载,立春前一日官员在东直门外春场迎春,礼毕回署“引春牛而击之”。

祭句芒(芒神):句芒为春神,立春日或前一日各地有迎句芒、祭太岁的习俗,常伴鼓吹、抬阁、秧歌等表演,以示迎新纳福。

鞭春(打春牛):以泥土或纸扎成“春牛”,在立春日由长者象征性鞭打三下,或将泥牛打碎,众人拾取五谷分归,寓意五谷丰登、农事顺遂。

立春日有什么风俗活动

报春:立春前一日,由“春官”“春吏”沿街高喊“春来了”,或挨户送春牛图,提醒抓紧农时、迎接新春。

二、饮食习俗

咬春:立春日食春饼、萝卜、春卷等新鲜时令之物,既应春气、又有助发散,民间谓之“咬得草根断,则百事可做”。

春饼与春盘:春饼为烫面薄饼,常卷豆芽、韭菜、鸡蛋等“合菜”;“春盘”源流久远,唐人有“立春食芦、春饼、生菜,号‘菜盘’”的记载。

地域差异:北方多吃春饼卷菜,南方多见炸春卷;部分地区讲究吃葱、姜、蒜等辛甘发散之品,以助阳气生发。

三、出游与民间游艺

踏春(探春、游春):立春后气温回升,人们结伴郊游、远足赏景,或在城镇游春牛、看社火,享受春光与年节气氛。

民间歌舞与装饰:不少地区有秧歌、抬阁、地戏等迎春巡游;民间亦有贴“春牛图”或剪纸、剪彩为燕子佩戴等应景装饰,寓意迎新纳祥。

四、地区与民族特色

客家“接春”(闽西三明等地):交春之时在大门张贴“迎春接福”等红纸条幅,举行拜春神仪式。

仡佬族“抢春水”(贵州遵义一带):立春日凌晨摸黑至水边舀“头水”,以先得为吉,寓意勤勉与好运。

广州“击鼓驱疫”:立春前后有击鼓驱疫、祈求平安的民俗活动,寄寓祛灾纳福之意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