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元宵节对应的公历日期是2月12日(星期三),根据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,元宵节未被纳入法定假日范畴,因此当天为正常工作日。尽管部分地区可能会调整中小学生上学时间(如延迟开学),但这属于地方性安排,并非全国性的法定放假政策。
元宵节的来历
元宵节的起源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西汉,汉武帝时期将正月十五定为祭祀“太一神”(主宰宇宙一切之神)的重要日子,这是元宵节作为节日的早期雏形。司马迁创建《太初历》时,进一步将正月十五确定为重大节日。
东汉时期,佛教传入中国,明帝提倡佛教礼仪,下令正月十五夜在皇宫和寺庙“燃灯敬佛”,并令士族庶民挂灯,这一佛教仪式逐渐与民间习俗融合,推动了元宵节的普及。
道教“三元说”(正月十五为上元节,七月十五为中元节,十月十五为下元节)也对元宵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,其中上元节因主管“天官喜乐”而强调燃灯庆祝。
民间还有“平吕之乱”的传说:汉高祖刘邦死后,吕后独揽朝政,吕氏家族企图篡权。吕后病逝后,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联合开国老臣周勃、陈平平定叛乱,拥立汉文帝登基。汉文帝为纪念这一平乱事件,将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,京城张灯结彩,此后逐渐演变为民间节日。
元宵节的传说
灯的传说:相传古代凶禽猛兽肆虐,天帝得知后下令正月十五放火烧人间。天帝善良的女儿偷偷告知百姓,大家便在正月十四、十五、十六三天张灯结彩、燃放烟火,天帝以为人间已被烧毁,不再追究。为纪念这一事件,每年正月十五人们都会挂灯庆祝。
东方朔与元宵姑娘:汉武帝时,宫女元宵因思念家人欲投井自尽,东方朔设计让汉武帝相信“正月十六火焚帝阙”,并提出让元宵做汤圆供奉火神、百姓挂灯的解决办法。正月十五当晚,长安城张灯结彩,元宵父母进城观灯时找到女儿,最终团圆。汉武帝大喜,下令每年正月十五做汤圆、挂灯,元宵节由此得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