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:憨厚、勤奋、责任心强、进取心强、重承诺、讲信用、不喜被轻视。
常见触发离职的“伤点”:
承诺未兑现(晋升、奖金、资源支持等),让其感觉被辜负;
长期不被认可,价值被忽视,成就感长期缺位;
公平性受损(同工不同酬、功劳被抢、背锅);
信任与尊重缺位(上级情绪化、当众否定、越级指挥);
发展停滞(岗位天花板、学不到新东西、路径不清晰);
工作负荷失衡(长期加班、职责边界不清、内耗严重)。
挽留切入点:以“修复信任+重建尊重+兑现承诺”为主线,先“留心”再“留人”。
二 14天行动清单与话术
时间节点 | 关键动作 | 目标与话术示例
D0–D1 | 安排一场30–45分钟的一对一,由直接上级或更高层主谈;先倾听,不打断、不辩驳 | 目标:降低对抗、摸实诉求。话术:“我真心想了解你真实的考虑和在意点,你说的每一点我都会认真对待。”
D2–D3 | 做三件事核查:①薪酬外部对标;②内部公平性;③近两年承诺兑现清单与遗漏项 | 目标:形成可落地的补偿与纠偏方案。
D3–D5 | 出具书面挽留方案(含薪酬、职责、成长、资源、时间表);逐条确认“谁在何时完成什么” | 目标:把“口头承诺”变成“契约式安排”。
D5–D7 | 快速兑现一项小承诺(如补发奖金、调整分工、发布任命/授权邮件) | 目标:先赢回信任,形成正反馈。
D7–D10 | 对齐发展路径:明确6–12个月目标、晋升标准、培训/轮岗与导师制 | 目标:解决“去哪儿”和“怎么到那儿”。
D10–D14 | 风险与边界澄清:关键指标、考核周期、资源保障、红线与支持机制 | 目标:让对方“看得见、摸得着、算得清”。
持续 | 每周15分钟一对一;每月一次成长复盘;每季度一次职业对话 | 目标:把“一次性挽留”升级为“长期经营”。
三 薪酬与发展组合拳
薪酬与福利
短期止血:即时奖金/签约金、补发历史承诺项、一次性安家/通勤/餐补;
中期绑定:绩效奖金与长期激励(递延奖金、期权/股权、项目奖金);
结构优化:固浮比更合理、与关键指标强关联,确保“多劳多得、优绩优酬”。
职位与职责
明确头衔与职责边界,匹配对等权限与资源;
设定6–12个月可量化目标(业务、团队、流程/创新各至少1项),形成晋升评审节点。
成长与学习
培训预算、内外部课程、行业认证报销;
轮岗/重点项目历练,配置导师/教练,建立IDP(个人发展计划)。
工作与生活
弹性工时/远程日、加班调休/上限、关键节点不占用休息日;
通勤/健康/家庭友好措施(如班车、体检、子女关怀)。
认可与文化
即时表扬、战报/内网曝光、跨部门协作署名;
参与重大项目/战略评审,让其成为“不可替代”的关键角色。
管理动作
授权清单与决策权限书面化;
跨部门资源承诺写进项目章程;
定期1:1与反馈机制固化在日程与OKR中。
上述做法兼顾“摸清原因—以情留心—落实到位”与“发展机会/认可/换位思考”等高有效性策略,能显著提升留任成功率。
四 高风险情形与应对
已签offer或将入职:尊重选择,询问最晚到岗日与可撤回条件;同时提交“保留方案”(如签约金+明确晋升窗口),并设置冷静期与双向选择条款,避免法律与口碑风险。
竞业限制/保密协议:核查条款与违约金,必要时由法务出具书面意见,确保合规。
团队连锁反应:若为关键岗,评估“替补梯队”“知识转移”“团队安抚”三件事,防止多米诺效应。
谈判拉锯:坚持“先小后大、先易后难、限时兑现”原则,把承诺落到时间表与责任人,避免再次透支信任。
留不住:做到人走情在——结清款项、开具推荐信、保持联系、设定回流机制(如6–12个月后优先返聘),把离职变成“品牌资产”。
五 传统观点的参考用法
传统观点认为:属牛人重视温文有礼、贴心温暖、成熟睿智的沟通方式,最怕“被伤”;因此上级应以尊重与信任为先,少情绪化、少当众否定,多兑现承诺、多实质支持,更能稳住其责任心与进取心。此类观点可作为沟通风格的参考,与现代管理动作叠加使用效果更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