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后是秋天还是夏天

admin

立秋后仍处于夏秋过渡阶段,多数地区尚未真正进入秋季

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之一个节气,标志着天地之气由阳盛逐渐转阴长,自然界从“生长”转向“收藏”。但从气候实际来看,立秋并不等同于秋季的开始——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高温时段,真正的秋季需等待气候学上的标准确认。

1. 气候学上的秋季定义:以气温为核心指标

立秋后是秋天还是夏天

气候学上,秋季的开始需满足“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℃以下”的条件。这种划分方式符合我国各地的实际气候特点:

黄河中下游地区通常在9月中旬左右入秋;

东北、西北等高纬度地区因太阳辐射减弱更快,可能在8月底或9月初进入秋季;

南方地区(如华南、江南)因受副热带高压影响,高温持续时间长,入秋时间往往推迟至10月甚至更晚。

2. 立秋后的气候特征:“暑气难消”与“秋意初现”并存

立秋后,虽然整体趋势是逐渐凉爽,但仍会出现“秋老虎”现象——受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影响,部分地区会出现日射强烈、气温回升的酷热天气,持续时间从半个月到两个月不等(南方更凶猛,北方更温和)。昼夜温差开始加大(如北方地区早晚已能感受到凉意),并伴随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的气温下降规律(每降一次雨,气温会有明显回落)。

3. 不同地区的季节差异:北方初显秋意,南方仍处盛夏

北方地区:立秋后早晚温差增大,部分山区已能见到树叶微黄,初现“秋高气爽”的特征;

南方地区:受“秋老虎”影响,仍维持高温高湿的天气,农作物(如水稻、棉花)仍处于旺盛生长期,离“秋凉”尚远。

综上,立秋是夏秋之交的重要节点,但多数地区需等待气候学标准满足后,才算正式进入秋季。立秋后的气候特点是“暑气渐退、秋意渐浓”,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判断季节归属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