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种送花神是什么意思

admin

芒种送花神:中国古代岁时风雅中的花神饯别仪式

芒种送花神是中国古代流传的岁时民俗,核心内涵是通过祭祀仪式为花神饯行,感恩其对人间的眷顾(如春日百花绽放),并期盼来年春日再会。这一习俗与花神信仰紧密关联,古人认为花神掌控四季花卉的开放与凋零,春季下凡催开百花,芒种过后,随着气温升高、百花逐渐凋谢,花神需返回天庭归位,民间便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饯别仪式。

一、送花神的时间与文化背景

芒种送花神是什么意思

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(通常在每年6月5日至7日之间),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。春日的繁花似锦逐渐被夏日的绿树成荫取代,多数花卉进入花期末期,即将凋谢。民间俗信“芒种一过,众花皆卸,花神退位”,因此选择在这一天送花神,既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,也是对美好事物的留恋。

二、送花神的具体仪式与习俗

古代送花神的仪式充满浪漫与诗意,主要有以下环节:

1. 设案供物,焚香祭祀:人们会在庭院或花园中设置供桌,摆放鲜花、水果、糕点等祭品,焚香礼拜,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。

2. *** 轿马仪仗:女子们用花瓣、柳枝编织成精美的“轿马”(花神的交通工具),用绫锦、纱罗叠成“千旄旌幢”(旗帜与华盖),再用彩线将这些饰物系在花枝、树梢上,象征为花神送行。例如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七回描写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“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,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,都用彩线系了。每一棵树上,每一枝花上,都系了这些物事。满园里绣带飘飖,花枝招展”,展现了仪式的热闹与温馨。

3. 装扮与游玩:闺中女子会精心打扮,穿上传统服饰,呼朋引伴前往花园参与仪式,既有对花神的敬畏,也有青春的欢乐。

三、文学中的送花神:以《红楼梦》为例

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七回“滴翠亭杨妃戏彩蝶,埋香冢飞燕泣残红”对芒种送花神进行了生动描写,不仅还原了古代仪式场景,更融入了人物的命运与情感。文中提到“尚古风俗:凡交芒种节的这日,都要设摆各色礼物,祭饯花神”,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都早早起来参与,而林黛玉则因感花伤己,在送花神的同时吟诵《葬花吟》,将落花埋入土中,以“未若锦囊收艳骨,一抔净土掩风流”的诗句表达对花的怜惜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。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送花神的民俗细节,更深化了作品的文化内涵。

四、送花神的文化意义

芒种送花神是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的体现。通过饯送花神,人们表达了对花神赐美人间的感谢,也传递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。这一习俗融合了农耕文化、花神信仰与文学艺术,成为中国传统岁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尽管现代社会中这一习俗已逐渐淡化,但通过文学作品(如《红楼梦》)的传承,其承载的对自然的尊重与对美的追求依然影响着当代人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