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明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 *** 半岛,其形成是宗教、社会与历史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当时半岛处于“蒙昧时期”(贾希里亚),社会分裂为以血缘为纽带的部落,部落间因争夺牧场、水源频繁征战,劫掠与血亲复仇盛行;原始多神信仰(崇拜陨石、偶像)与外来一神教(犹太教、)的影响交织,人们渴望统一的精神指引。
公元610年,先知在麦加希拉山洞接受“启示”,开始传播教。“”意为“顺从”,核心是“认主独一”,强调通过信仰、践行“五功”(念言、礼拜、斋戒、天课、朝圣)实现精神救赎与社会和谐。初期,麦加贵族因宗教特权受损 *** 教,被迫于622年迁徙麦地那(“希吉拉”),建立政教合一的“乌玛”(公社),以宗教团结取代部落血缘关系,制定《麦地那 *** 》协调犹太人与共处。此后,通过军事行动(如白德尔之战、壕沟之战)击败麦加贵族,630年统一 *** 半岛,教成为半岛主导宗教。
逝世后,四大哈里发(艾布·伯克尔、欧麦尔、奥斯曼、阿里)延续扩张,先后征服叙利亚、埃及、波斯等地,将教传播至西亚、北非。随后,伍麦叶王朝(661750)定都大马士革,进一步扩大疆域至西班牙;阿巴斯王朝(7501258)定都巴格达,开启“黄金时代”,推动文明走向鼎盛。
二、文明的影响
1. 宗教传播:从 *** 半岛到全球的信仰融合
教以“认主独一”为核心,强调平等(无种族、阶级差异),通过军事征服、贸易与苏菲传教士传播。伍麦叶王朝征服西班牙(建立安达卢斯),阿巴斯王朝通过丝绸之路连接中亚、中国,苏菲派的苦修与民间传播使教深入东南亚(印尼、马来西亚)。如今,教成为世界第二大宗教(约19亿信徒),跨越亚洲、非洲、欧洲,形成多元文化共同体。
2. 科学与文化:中世纪的知识灯塔
文明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、罗马、波斯、印度的科学遗产,推动多学科突破。翻译运动(813世纪)将《几何原本》《天文学大成》等古典著作译为 *** 文,保存了西方文明火种;数学领域,花拉子密创立代数学(《还原与对象的科学》),“代数”“算法”等术语源自 *** 语;天文学方面,巴格达智慧馆制定精密星表,伊本·海赛姆研究光学(《光学书》)提出光线反射与折射定律;医学领域,拉齐的《医学集成》(24卷)、伊本·西那的《医典》(被誉为“医学百科全书”)了当时医学成就,成为欧洲大学教科书(直至17世纪)。文学上,《一千零一夜》融合民间故事与哲学智慧,成为世界文学瑰宝;建筑上,寺(如科尔多瓦大寺、萨马拉大寺)以几何图案、 *** 书法与圆顶结构展现独特美学。
3. 社会制度:与法律的融合
文明以《古兰经》与圣训为基础,形成“政教合一”的社会制度。《古兰经》不仅是宗教经典,也是法律(沙里亚法)与道德准则,涵盖婚姻、财产、刑事等领域,强调“正义”“慈善”“平等”。五功制度(如天课,即宗教税)促进社会财富再分配,缓解贫富差距;“乌玛”概念强调社区团结,个人对群体的责任。这种制度虽随时代演变,但仍影响着社会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。
4. 文明交流:东西方文化的桥梁
文明地处欧亚非交汇处,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。通过丝绸之路,中国的造纸术、印刷术、指南针传入 *** ,再传至欧洲,推动欧洲文艺复兴; *** 的天文、医学、数学知识也传入中国,影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。文明吸收了波斯文学、印度数学、希腊哲学,形成多元文化特色,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理解与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