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士龙笑疾”:西晋文人陆云的“笑点低”典故
“士龙”是西晋文学家陆云的字,他与兄长陆机并称“二陆”,以才华横溢著称。但陆云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——“笑疾”,即笑点极低,遇到稍显奇特或有趣的事物便会狂笑不止,甚至无法自控,成为历史上颇具特色的“笑癖”案例。
一、“士龙笑疾”的具体典故
据《晋书·陆云传》记载,“笑疾”的发作主要有两次:
1. 见张华打扮失礼:陆机初次拜访西晋大臣、文学家张华时,张华见只有陆机一人,便问:“你弟弟陆云怎么没来?”陆机回答:“云有笑疾,未敢自见,怕在您面前失态。”张华不以为然:“爱笑而已,无妨。”随后陆云到来,见到张华“用帛绳缠须”的装扮(当时士大夫的常见修饰),忍不住捧腹大笑,久久不能停下。尽管此举有失礼仪,但张华欣赏陆云的才气,并未责怪,反而四处为他宣扬名声。
2. 临水照影落水:更夸张的是,陆云曾穿着丧服(缞绖)乘船,坐在船上时,偶然从水中看到自己的影子,觉得“水中人”的模样十分滑稽,竟笑得前仰后合,失去平衡掉进河里,幸亏被同行的人及时救起。
二、“士龙笑疾”的后世解读与影响
陆云的“笑疾”并非简单的“爱笑”,而是对有趣事物的敏锐感知与情绪失控的结合。后世多将“笑疾”视为一种性格特点,而非疾病,甚至将其视为“洒脱随性”的象征:
文人调侃: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写诗“谁惮士龙多笑疾,美髭终类晋司空”,调侃陆云的“笑疾”,认为这是他率真性格的表现。
成语与典故传承:“士龙笑疾”“士龙能笑”等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,用来形容人“爱笑、笑点低”的特点。宋代陆游有“吾家笑疾自士龙,我才虽卑笑则同”的诗句,便是以陆云自比,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乐观态度。
三、“笑疾”的当代启示
陆云的“笑疾”虽被视为“癖好”,但也传递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。他对快乐的敏感、对生活的热爱,让他在困境中也能保持笑容。正如后世评价:“有笑疾的人,满面春风,乐观向上,能带动身边的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。”这种“笑对人生”的精神,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