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观察颜色:自然层次感是核心
天然翡翠吊坠的颜色以翠绿、苹果绿、葱青绿等自然色调为主,颜色分布不均匀(如浓淡过渡、局部深浅差异),且带有明显的“色根”(颜色从内部向外扩散的痕迹,如飘花翡翠中的丝状色根)。假翡翠颜色往往过于鲜艳、均匀(如“满绿”但无层次感),或呈妖艳的紫罗兰色、蓝紫色,甚至带有明显的化学染色痕迹(如颜色集中在裂隙处)。
二、检查光泽:玻璃光泽是关键标志
天然翡翠吊坠具有玻璃般的光泽(明亮、锐利,类似玻璃的反光),表面细腻温润。假翡翠(如B货、C货或树脂仿制品)的光泽多为蜡状或油脂状(暗淡、无层次感),表面可能有“胶质感”(B货注胶后的朦胧感)或“塑料感”(树脂仿制品的廉价光泽)。
三、测试硬度:高硬度是天然证据
翡翠的莫氏硬度约为7(仅次于钻石),用尖锐物品(如小刀、钻石戒指)划刻表面,不会留下明显痕迹。假翡翠(如石英岩、水沫玉或树脂)硬度较低,容易被划出划痕(如用刀划后出现白痕)。
四、掂量重量:密度大才有“坠手感”
翡翠的密度约为3.33g/cm³,比常见仿制品(如石英岩约2.65g/cm³、水沫玉约2.5g/cm³)大。将吊坠拿在手中掂量,天然翡翠会有明显的“沉甸甸”的压手感,而假翡翠则显得“轻飘飘”。
五、听声音:清脆声提示天然性
用绳子将吊坠悬空吊起,用玛瑙棒或手表表壳轻轻敲击(力度适中),天然翡翠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(类似金属碰撞声,悠扬持久)。假翡翠则发出沉闷的“咚咚”声(如敲击塑料或石头的声音)。
六、观察透明度与纹理:自然纹理无“完美”
天然翡翠吊坠多为半透明至透明(如糯种、冰种),透过光线能看到内部的纤维交织结构(如“苍蝇翅”——翡翠特有的片状闪光)或“棉絮”(天然包裹体)。假翡翠(如B货)透明度虽高,但内部结构松散(有明显的胶体感),或无自然纹理(过于纯净,像玻璃一样“无杂质”)。
七、专业鉴定:证书是终极保障
若以上 *** 仍无法确定,建议到权威珠宝鉴定机构(如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、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)进行检测。正规证书会标注翡翠的“种水”(如糯种、冰种)、颜色(如绿色、飘花)、密度、硬度等信息,是判断翡翠真伪的最可靠依据。
额外提醒:警惕低价陷阱
翡翠是不可再生资源,优质翡翠价格较高(如冰种翡翠吊坠通常数千元起)。若遇到“低价甩卖”“捡漏”(如几百元的“冰种翡翠”),需高度警惕,大概率是假货或优化处理品(如B货、C货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