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东陵全风水讲解视频

admin

清东陵的风水布局严格遵循中国传统风水理论,以“龙穴砂水”四大要素为核心,追求“地臻全美、景物天成”的理想格局。其本质是通过山川形势的天然组合,构建“藏风聚气、福泽后世”的陵寝环境。

二、龙脉:昌瑞山为核心,三大干龙汇聚

清东陵的龙脉(穴后巍峨之山,为陵寝生气来源)以昌瑞山为根基。昌瑞山是长白山、太行山、燕山三大干龙的结穴之处,山脉走势如“菊花瓣”般向中心环抱,形成“众臣护主”的态势。这种格局被认为是“龙气充盈、根基稳固”的象征,为清东陵的风水奠定了基础。

清东陵全风水讲解视频

三、穴位:顺治孝陵为立祖,坐拥五色土

穴位(陵寝核心位置)的选择是风水关键。顺治皇帝的孝陵是清东陵的“立祖陵”,位于昌瑞山脚下,处于“群山环抱、二水夹流”的中心位置,坐落在“五色土”(象征五行俱全)之上。穴位朝向为“亥龙入首,坐壬向丙”,符合秦朝黄石公“纳甲龙法”中的“贪狼富贵穴”,寓意“人财官三旺、发福绵长”。

四、砂形:四象俱全,藏风聚气

砂(穴周围的山峦)的形态直接关系到“藏风”效果。清东陵的砂形堪称完美:

后有靠山:昌瑞山如“锦屏翠帐”,为陵寝提供稳定气场;

左右护砂:东侧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,西侧黄花山似白虎雄踞,两山呈“环抱之势”,防止“煞气入侵”;

前有案山:影壁山(又称“金星山”)如“龙书案”,承接“龙气”;

远朝山:南侧金星山如“大臣持笏朝揖”,形成“天子临朝”的壮观场面。

这种“四象俱全”的砂形,确保了陵寝“藏风聚气”的风水效果。

五、水势:二水环绕,来吉去凶

水(穴周围的河流)被视为“财源”与“气口”的象征。清东陵的水势格局为:

水源:东侧马兰河、西侧西大河如“两条玉带”,自北向南流淌,环绕陵区;

水流方向:二水在陵区南部交汇,形成“环抱之势”,寓意“财不外泄”;

水质与流向:河水清澈,符合“来吉去凶”的风水要求(来水要清、去水要畅)。

这种水势不仅美化了环境,更强化了“聚气”的风水效果。

六、风水线的贯穿:三山一线,天地呼应

清东陵的风水格局以“三山一线”为轴线:

北起昌瑞山(后靠),南至金星山(前朝),中间连接影壁山(案山);

孝陵神道(清东陵主神道)沿此轴线铺设,将陵区内的石牌坊、大红门、石像生、龙凤门等建筑串联起来,形成“南北贯通、气势恢宏”的空间序列。

这条轴线强化了“天地呼应”的风水效果,使整个陵区呈现出“庄严、肃穆、神圣”的氛围。

七、传说与验证:顺治选陵的传奇

清东陵的风水选择充满传奇色彩。据史料记载,1651年14岁的顺治皇帝到遵化马兰峪,登高远眺昌瑞山一带的山川地貌,被其“王气葱郁”所震撼,当即脱下佩韘(玉扳指)扔下山坡,传口谕“扳指停落处即为陵寝地宫”。后来,风水师在此处勘验,确认符合风水要求,遂定此地为清东陵的起点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