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忌丢失财物或借钱给他人
传统观念认为,正月十五是“聚财”的关键日子,丢失财物意味着“财运外漏”,可能影响全年财运气运;借钱给他人则被视为“漏财”,不利于自身财富积累。这天需妥善保管个人财物,尽量避免借钱给他人。
2. 忌争吵说脏话
正月十五又称“上元节”,是天官赐福的日子,需保持家庭与人际关系的和睦。争吵、说脏话会被认为“惹怒天官”,可能导致全年好运流失,家庭氛围也会因此蒙上负面情绪。这天应以和为贵,多传递积极言语。
3. 忌打破物品
家中器物被视为“家庭气运”的象征,正月十五打破东西(如碗碟、杯子)被认为是“打破和谐”的征兆,可能带来家庭不和或财运波动。若不小心打碎,需用红纸包裹并默念“碎碎平安”化解。
4. 忌洗头、剪头发
“发”与“发财”谐音,正月十五剪头发或洗头被认为是“洗掉财运”,不利于全年财富积累。部分地区还有“正月剪头死舅舅”的说法(实则为思念舅舅的谐音演变),因此这天尽量保持头发原样。
5. 忌米缸见底
米缸在传统中象征“聚财”,正月十五米缸需保持满满的状态,寓意“新的一年财源广进、生活富足”。若米缸见底,被认为“福气流失”,会影响全年运势。
6. 忌杀生
正月十五是喜庆团圆的日子,杀生(如杀鸡、宰鱼)被视为“血光之灾”的征兆,可能带来不好的运气。这天尽量吃提前准备好的食材,避免见血。
7. 忌吃特定食物
部分食物因谐音或寓意不适合正月十五上桌:
梅菜扣肉:“梅菜”谐音“没财”,“梅”谐音“霉”,寓意“破财”“倒霉”;
莲藕:莲藕多孔,象征“漏财”,不利于聚财;
黄鱼、鳝鱼:“黄”有“黄了”(失败)的意思,鳝鱼滑易“溜走”,象征“机会流失”“财气溜走”;
狗肉:有“打狗散场伙”的说法,象征“分离”,与元宵节团圆的氛围冲突。
8. 忌去晦气重的地方
正月十五是喜庆的日子,忌去无人、荒凉的地方(如荒山、废弃房屋),这类地方被认为“晦气重”,会影响全年运气,尤其对身体较弱的人影响更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