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北方小年是农历腊月二十三,对应公历2025年1月22日(星期三);南方大部分地区小年是农历腊月二十四,对应公历2025年1月23日(星期四)。江浙沪地区将“腊月廿四”和“除夕前一夜”都称为小年,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小年,云南部分地区小年为正月十六,西南和北方个别地区小年为除夕。
小年的主要习俗
1. 祭灶:送灶王爷“上天言好事”
祭灶是小年更具代表性的习俗,源于民间对“灶神”的崇拜。传说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,因此人们会在黄昏时在厨房灶神排位前摆放供品(如糖瓜、关东糖、糕点、清水、料豆等),其中糖瓜是为了“粘住灶王爷的嘴”,让他说不出坏话;有的地方还会在灶神像嘴部涂糖或敬酒,称为“醉司命”。祭祀后,会将旧的灶神像烧掉(意为送灶神上天),除夕时再贴上新的灶神像。
2. 扫尘:“除陈布新”迎新春
扫尘俗称“扫房”(北方)或“掸尘”(南方),是小年期间的重要清洁活动。人们会彻底打扫室内(包括房梁、墙壁、角落、家具等),清理杂物、蜘蛛网,擦洗玻璃,将旧年的晦气、不顺统统扫出门,寓意“除陈布新”,干干净净迎接新年。如今,虽然清扫工具现代化(如吸尘器、扫地机器人),但家人一起参与扫尘的热情未减,成为增进亲情的机会。
3. 吃灶糖:甜甜蜜蜜盼吉祥
“二十三,糖瓜粘”是小年的经典民谣。灶糖(如麦芽糖、关东糖、麻糖)是祭灶的必备供品,也是小年期间的特色零食。糖瓜黏性强,寓意“粘住灶王爷的嘴”,让他“上天言好事”;吃糖瓜也象征着新年的甜蜜与幸福。北方还有吃饺子的习俗(取“送行饺子迎风面”之意),山东鲁西地区吃粘糕(寓意“年年高”),胶东沿海一带蒸“大枣山”(祭祀灶神,象征团圆)。
4. 剪窗花:巧手剪出年味来
剪窗花是小年的传统手工艺活动,也是春节的预热。人们会用红纸剪出各种吉祥图案(如喜鹊闹梅、燕穿桃柳、孔雀戏牡丹、福字、喜字、生肖等),贴在窗户上,为节日增添浓郁的喜庆氛围。过去,心灵手巧的姑娘们是小年剪窗花的主角,如今,全家老少一起动手剪窗花成为一种乐趣,传递着对新年的期盼。
5. 沐浴理发:“辞旧迎新”换新貌
民间有“有钱没钱,剃头过年”的说法,小年期间,大人、小孩都会洗浴、理发,意在除去上一年的尘埃晦气,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。这一习俗不仅是为了清洁,更象征着“辞旧迎新”,希望新的一年有好的开始。
6. 赶乱婚:百无禁忌办喜事
过了小年,民间认为“诸神上天,百无禁忌”,因此年底娶妻、出嫁不必特意挑选良辰吉日,称为“赶乱婚”。婚礼较多,民间有“岁晏乡村嫁娶忙,宜春帖子逗春光”的说法,成为小年期间的一道独特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