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甲是什么意思 纳甲是什么

admin

纳甲是中国古代易学术数中的核心占法原则,指将十天干(甲、乙、丙、丁等)与八卦(乾、坤、震、巽等)相配,并结合五行(金、木、水、火等)、方位(东、南、西、北等)构建预测体系的方术。因天干以“甲”为首,故得名“纳甲”。

纳甲的核心规则

纳甲的核心是将天干与八卦按阴阳属性对应:乾卦(阳卦之极)纳阳干之首尾“甲、壬”,坤卦(阴卦之极)纳阴干之首尾“乙、癸”;其余六卦(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)分别纳对应的阳干或阴干(震、艮纳丙,巽、兑纳辛,坎纳戊,离纳己)。在此基础上,将十二地支(子、寅、辰等)按“阳卦配阳支、阴卦配阴支”的规律分配到卦的六爻中,形成“浑天甲子”的干支配置体系。

纳甲是什么意思 纳甲是什么

纳甲的主要流派

1. 京房纳甲法:西汉易学家京房所创,是纳甲法的主流。他将六十四卦分为八宫(乾、坎、艮、震、巽、离、坤、兑),每宫以“本卦”为核心,衍生“一世、二世、三世、四世、五世、游魂、归魂”七卦,共六十四卦。通过“世爻”(代表自身)、“应爻”(代表对方)及“六亲”(父母、兄弟、子孙等)、“六神”(青龙、白虎等)的设定,结合五行生克预测吉凶。

2. 虞翻纳甲法:东汉易学家虞翻所创,以月亮圆缺变化为依据。他认为“月为太阴之精”,将月相分为“望前三候”(初三震卦纳庚、初八兑卦纳丁、十五乾卦纳甲,象征阳息阴消)和“望后三候”(十六巽卦纳辛、二十三艮卦纳丙、三十坤卦纳乙,象征阳消阴息),结合八卦五行推演。

纳甲的应用与发展

纳甲法自汉代以来成为古代更流行的占卜 *** 之一,主要用于人事吉凶(事业、婚姻、健康)、军国大事(战争、政治)、自然灾害(旱涝、地震)等预测。唐末宋初的《火珠林》是其系统的代表作,经清代王洪绪完善后,成为近代“六爻法”的核心。东汉魏伯阳将纳甲引入《周易参同契》,用于阐述内丹修炼的月相盈亏规律,成为道教丹鼎派的重要理论基础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