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人体内六神:主宰脏腑与情绪的神灵
道教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各有神灵主宰,其中“六神”特指心、肺、肝、肾、脾、胆对应的六位神灵,各有具体名讳与职责:
心神:名丹元,字守灵,主喜,象征心脏功能与情绪中的“喜”,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宰;
肺神:名皓华,字虚成,主悲,对应肺脏功能,与情绪中的“悲”相关;
肝神:名龙烟,字含明,主怒,对应肝脏功能,象征情绪中的“怒”(如“怒火中烧”即与肝神相关);
肾神:名玄冥,字育婴,主恐,对应肾脏功能,与情绪中的“恐”(如“恐惧”)相关;
脾神:名常在,字魂停,主思,对应功能,象征情绪中的“思”(如“思虑过度”);
胆神:名龙曜,字威明,主决断,对应胆腑功能,象征“决断力”(如“胆小怕事”即与胆神功能失常相关)。
这些神灵的“安危”与人体的健康、情绪状态密切相关,若六神紊乱,则会出现“六神无主”的慌乱状态。
2. 家宅六神:守护家庭的神灵体系
道教认为家庭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,需由六位神灵守护,合称“家宅六神”,源自古代“五祀”习俗(门、户、井、灶、中溜),后扩展为:
门神:守护家庭入口,防止邪祟入侵,常见形象有秦琼、尉迟恭、神荼、郁垒等;
户神:守护家庭门户(“户”指单扇门),职责与门神类似,多为武勇之士(如关羽、张飞);
井神:守护家庭水源(井),又称“井泉童子”或“水母娘娘”,象征对水资源的珍视;
灶神:又称“灶王爷”“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”,掌管家庭饮食与善恶监察,每年腊月二十三/二十四上天汇报家人善恶;
土地神(中溜神):守护家庭土地(“中溜”指房屋中心或窗户),记录家人出生、死亡信息,拦阻阴司勾魂;
厕神:又称“紫姑”,掌管厕所与洁净,能预卜吉凶(如正月十五迎厕神问桑蚕之事)。
道教“108位全神”并非固定称谓,常见为“108位神仙”体系
道教神仙谱系庞大,“108位全神”通常指108位重要的神仙组合,涵盖先天神灵、后天仙真、星宿神煞等,主要分为以下层级(部分):
1. 顶级神灵:三清与四御
三清:道教更高神,为元始天尊(先天混沌之气所化,主宰天地开辟)、灵宝天尊(主宰万物生成)、道德天尊(即太上老君,主宰教化与);
四御:辅佐三清的四位天帝,为玉皇大帝(总管三界十方)、紫微北极大帝(主宰北极星与人间帝王)、勾陈上宫天皇大帝(主宰星宿与战争)、后土皇地祇(主宰大地与生育)。
2. 先天神灵与后天仙真
五方五老:东方青灵始老(青帝,主木)、南方丹灵真老(赤帝,主火)、中央黄帝(主土)、西方皓灵皇老(白帝,主金)、北方五灵玄老(黑帝,主水);
三官大帝:天官(赐福)、地官(赦罪)、水官(解厄),主宰人间祸福;
四御与五方五老:均为先天神灵,地位仅次于三清;
后天仙真:如八仙(汉钟离、李铁拐、张果老等)、三茅真君(茅盈、茅固、茅衷)、妈祖(海上保护神)等。
3. 星宿与神煞
三十六天罡:北斗丛星中的36颗星神,如天魁星(高衍)、天罡星(黄真)、天机星(卢昌)等,多为降妖伏魔的神将;
七十二地煞:北斗丛星中的72颗星神,如地魁星(朱武)、地煞星(黄信)、地勇星(孙乙)等,多为凶煞或草莽英雄;
二十八宿:东方青龙(角木蛟、亢金龙等七宿)、西方白虎(奎木狼、娄金狗等七宿)、南方朱雀(井木犴、鬼金羊等七宿)、北方玄武(斗木獬、牛金牛等七宿),主宰四方与季节。
4. 其他重要神仙
包括雷部诸神(如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、雷部二十四位催云助雨护法天君)、王灵官(道教护法神)、四大天师(张道陵、葛玄、许逊、萨守坚)、四大元帅(马元帅、赵元帅、温元帅、关元帅)等。
注:“108位全神”并非道教官方固定称谓,不同文献可能有不同组合,但核心均围绕“三清四御先天神灵后天仙真星宿神煞”的层级体系。